《庐山慧远与中国哲学心性本体论的建立》包括六个部分。diyi部分导论展示了作者解兴华试图通过研究庐山慧远来探索中国哲学思想系统的相续性的想法及这一想法的缘起。第二部分处理了两个基本观念:玄学与玄学化。第三部分以剖析慧远的《法性论》残篇与现存的作品《三报论》、《明报应论》的方式,展现庐山慧远前期的法性实在论。第四部分则转向描绘同一时代的另一个佛学重镇长安的佛教思想情况,归结出“毕竟空”成为当时中国佛学思想的前沿。第五部分则通过剖析慧远的《大智度论抄序》等文,转向叙述庐山慧远乃至整个庐山僧团对来自长安的新鲜思想的反应。第六部分引入同时代的相关重要思想人物如姚兴、僧叡、慧叡、竺道生等对“毕竟空”思想的反思与质疑,提出竺道生通过沟通“般若空”与“涅槃我”,为心性与本体初步搭建桥梁并开启了上承先秦、魏晋本体之学,下启宋明理学的哲学理论框架。 《庐山慧远与中国哲学心性本体论的建立》论证了中国哲学“宇宙心”观念的初步建立过程。本书以庐山慧远为中心,结合晋宋时代的佛学思潮,试图论述四至五世纪的中国佛学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构建心性哲学,从而开启中国佛学之创新时代,并决定尔后中国哲学发展主轴的思想历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