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法文化不同背景下,作者侧重研究先秦诸子各家法思想的比较,积累数十年完成本书,本书是法史领域的一部扛鼎之作。从中国古代思想体系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梳理孔子、孟子、荀子的法律思想,揭示儒家法律思想的特质、历史变迁,以及联系中华法系的当代使命,回溯儒家法的历史源泉,从而一气呵成,材料梳理至晚清,是一部中国本土法律文化的必读经典。全书共九章。前三章相当于总论,着力突破西方法价值一元论思维束缚。第四、五、六章分别阐析孔、孟、荀的法思想,是研究的重心、全书的主体。第七、八、九章相当于余论,讨论儒家法思想在秦汉以后的演变、影响及其在今天的地位。1994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获第三届桂版优秀图书一等奖和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199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在中西法文化不同背景下,作者侧重研究先秦诸子各家法思想的比较,积累数十年完成本书,本书是法史领域的一部扛鼎之作。从中国古代思想体系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梳理孔子、孟子、荀子的法律思想,揭示儒家法律思想的特质、历史变迁,以及联系中华法系的当代使命,回溯儒家法的历史源泉,从而一气呵成,材料梳理至晚清,是一部中国本土法律文化的推荐阅读经典。全书共九章。前三章相当于总论,着力突破西方法价值一元论思维束缚。第四、五、六章分别阐析孔、孟、荀的法思想,是研究的重心、全书的主体。第七、八、九章相当于余论,讨论儒家法思想在秦汉以后的演变、影响及其在今天的地位。1994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一等奖;获第三届桂版很好图书一等奖和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很好图书奖。1995年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