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书名所示, 本书的主旨是“做中国哲学”。这个表达结构是维特根斯坦的“ 做哲学”(dophilosophy)的衍生形式。它强调的重点,一是区别于只述不作的哲学史论述,一是追求“做”出它的中国特色。“中国哲学”有经典哲学与当代哲学两层含义,前者就其包含经典文化与思想经验而言,后者则是时间概念,前者也包含在后者中。因此,经典中国哲学是否有力量,还取决于它与其他当代哲学(来自西方的,或意识形态)的竞争能力。至少它得令人信服地显示,经典思想对现代精神文化具有独特的解释与塑造功能。——陈少明
作者简介 陈少明,1958年生,广东汕头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儒学的现代转折》(1992)、《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1997)、《等待剌猬》(2004)、《<齐物论>及其影响》(2004);合著有《被解释的传统》(1995)、《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1995);编有《经典与解释》(1999)、《现代性与传统学术》(2003)。另外,联合主编《经典与解释》从刊(2003年军今)。
目录: 自序 知识谱系的转换 中国哲学史研究范例论析 论比较哲学 从现代中国学术的经验看 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中国哲学创作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 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 什么是思想史事件? 哲学与论证 格义之外 想象的逻辑 中国哲学的经典例证 兑换观念的支票 中国哲学的新探索 为什么是思想史 徐复观的思想性格与学问取径 穿越理解的双重屏障 论本杰明·史华慈的思想史观 来自域外的中国哲学 耿宁《心的现象》的方法论启 附录一答问录:探求中国哲学的多样形态 附录二作者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论文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