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二十世纪英美哲学


作者:张庆熊/周林东/徐英瑾     整理日期:2017-02-20 00:18:13


  本卷分为两篇。第一篇为“分析哲学”,第二篇为“科学哲学”。每篇开始写一个导论,分别介绍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各自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然后,各章都按人物进行叙述,以人物为主标题,并在副标题中点出人物的哲学思想的类型和特色。在对人物的生平著作、历史背景和主要思想的述评中,也关注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分类以及相互之间的继承、批判的关系。我们尝试以这样的方式把按人物写作和按流派写作所具有的优点结合起来。
  本卷为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抓住实质性的内容,不回避难点,把关键问题和主要思想论述清楚,真正进入到所评述的哲学家本身的思想中去,但也努力以批判的眼光寻求路径,从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系中走出来。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在切实阐明哲学家各自本来思想的基础上,努力把握20世纪英美哲学发展的总趋势和总的发展线索。

目录:
  分卷序 /1
  第一篇 分析哲学
  第一章 分析哲学篇导论 /3
  第二章 弗雷格:现代逻辑之父 /13
  第一节 概念文字:人工语言的方案 /18
  一、为什么要构造人工语言 /18
  二、句子的实质性内容和对其真假的判断 /20
  三、命题逻辑的表达及其公理系统 /22
  四、谓词逻辑的构想:引进函数的概念 /29
  第二节 弗雷格的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 /34
  一、逻辑规律的客观性 /34
  二、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是句子, /37
  三、区分概念和对象以及概念的等级 /39
  四、区分涵义和所指 /42
  第三章 罗素:逻辑原子主义 /51
  第一节 罗素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56
  第二节 逻辑原子主义的认识论 /61
  第三节 逻辑原子主义的本体论 /68
  一、传统的本体论思路和语言学转向
  /68
  二、语言和世界的关联性
  /69
  三、原子事实的本体论 /71
  第四节 逻辑分析的两个典范:罗素的类型论和摹状词理论 /73
  一、罗素的类型论 /74
  二、罗素对摹状词的分析 /77
  第四章 摩尔:捍卫常识 /82
  第一节 摩尔的分析方法 /83
  第二节 拒斥唯心主义 /85
  第三节 捍卫常识 /88
  第四节 道德的直觉主义和反对自然主义的谬误 /92
  第五章 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 /98
  第一节 《逻辑哲学论》中的本体论问题 /103
  第二节 语言与世界的结构对应与图像理论 /109
  第三节 对命题的逻辑分析 /111
  第四节 语言的界限和神秘主义 /1 14
  第六章 卡尔纳普及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 /120
  第一节 维也纳学派的基本思想 /121
  一、维也纳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121
  二、提倡科学的世界观和拒斥形而上学
  /124
  三、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以及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 /127
  四、贯彻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的重重困难
  /130
  第二节 卡尔纳普:人工语言的构造和容忍原则 /135
  一、建立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目的:拒斥形而上学
  /136
  二、现象主义 /138
  三、物理主义 /144
  四、说话方法和容忍原则
  /148
  第七章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 /158
  第一节 促成维特根斯坦向后期哲学转变的几个问题/158
  第二节 语言游戏 /161
  一、语言形式的多样性 /162
  二、家族相似 /163
  三、用法和规则 /165
  四、生活形式 /166
  第三节 内在意识和私人语言 /168
  一、内在意识和外在行为 /168
  二、私人语言和公共参照系
  /172
  第四节 论确定性 /178
  第五节 把苍蝇引出捕蝇瓶 /185
  第八章 赖尔、斯特劳逊:牛津学派的日常语言哲学 /191
  第一节 赖尔:心的概念 /193
  一、范畴错误 /193
  二、通过澄清范畴破除笛卡儿机器中幽灵的神话 /194
  第二节 斯特劳逊:描述的形而上学 /199
  一、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批评 /200
  二、描述的形而上学 /203
  第九章 达米特:对于“真”之来源的追问 /210
  第一节 “真”是意义理论的当然核心吗?
  /212
  第二节 “命题的意义=知道在何种环境下命题为真/假” /220
  第三节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之真义辨析 /226
  第四节 “反实在论”的四种类型 /233
  第十章 杜威:超越时代的经典实用主义者 7240
  第一节 杜威的反绝对主义的哲学观的形成 /242
  第二节 自然的经验主义或经验的自然主义 /247
  第三节 科学探究领域与艺术、道德、政治领域之间的内在连续性 /261
  第四节 简论杜威哲学的哲学史意义 /270
  第十一章 蒯因:分析哲学的实用主义转向 /277
  第一节 实用主义整体论的经验论 /282
  第二节 对分析一综合两分法批判 /286
  第三节 对还原论的批判和经验论的发展 /297
  第四节 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的语言理论 /306
  第五节 翻译的不确定性和本体论的相对性 /314
  第十二章 普特南:内在的实在论者 /325
  第一节 “内在的实在论”思想概说 /326
  第二节 语词的指称并不决定于语词使用者的意向状态 /328
  第三节 语词的指称并不决定于语词所在语句的真值条件 /332
  第四节 无形而上学实在论色彩的功能主义 /336
  第五节 存在着在客观上“比较好”的解释框架吗? /342
  第十三章 戴维森:对于行动与意义的诠释 /349
  第一节 对于人类行动的因果诠释模式 /352
  第二节 不合法则的一元论 /359
  第三节 通过“T约定”而建立的针对对象语言之意义的诠释模式 /365
  第四节 戴维森与其他三位分析哲学家之间的思想关系简说 /371
  一、戴维森与达米特 /372
  二、戴维森与蒯因 /373
  三、戴维森与后期维特根斯kg /376
  第十四章 罗蒂:实用主义的复兴 /380
  第一节 心灵之镜的破碎 /382
  第二节 从无镜的哲学到后哲学文化 /389
  第三节 在什么意义上罗蒂是一个相对主义者?
  /397
  第二篇 科学哲学
  第一章 科学哲学篇导论 /413
  第二章 彭加勒:约定主义 /421
  第一节 约定主义产生的背景 /422
  一、约定主义的萌芽思想 /423
  二、19世纪数学、自然科学和逻辑的新发展 /426
  三、法国的约定主义运动 /429
  第二节 彭加勒的“约定”概念 /432
  一、约定概念与对几何学公理本性的理解 /433
  二、约定概念向物理学的推广
  /435
  三、温和的约定主义与结构实在论 /438
  第三节 简评约定主义 /441
  一、约定主义的强化 /442
  二、约定主义的影响
  /445
  三、约定主义的历史地位
  /447
  第三章 布里奇曼:操作主义 /449
  第一节 操作主义产生的背景 /450
  一、隐含在经验主义传统中的操作分析思想
  /451
  二、对物理学概念危机的反思 /453
  三、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结合 /455
  第二节 布里奇曼的操作分析思想 /456
  一、爱因斯坦改变了我们对概念的态度
  /457
  二、爱因斯坦对同时性问题的操作分析 /460
  三、操作分析有助于澄清思想 /463
  第三节 简评操作主义 /466
  一、操作分析观点的教条化 /467
  二、操作主义的影响 /470
  三、操作主义的历史地位 /473
  第四章 赖兴巴赫:正统的科学哲学 /475
  第一节 赖兴巴赫和逻辑经验主义运动 /476
  一、哲学革命和物理学革命 /477
  二、维也纳学派和柏林学派 /480
  三、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 /482
  第二节 赖兴巴赫的概率逻辑理论 /486
  一、物理哲学和概率论 /486
  二、归纳理论的主题和概率的意义理论 /489
  三、概率逻辑和归纳本身的辩护 /493
  第三节 简评正统的科学哲学 /498
  一、元研究方法的极端化 /499
  二、逻辑经验主义运动的影响 /502
  三、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地位 /504
  第五章 波普尔:证伪主义 /507
  第一节 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批判者 /508
  一、新物理学的副产品之一 /509
  二、未能阻挡实证主义潮流 /514
  第二节 批判理性主义 /518
  一、反归纳的逻辑主义 /519
  二、演绎主义的分界观 /521
  三、非归纳性质的科学结构 /524
  四、非概率主义的理论评价观 /526
  五、代替论的知识发展观 /529
  第三节 简评证伪主义 /532
  一、非理性的“理性主义者” /533
  二、证伪主义的影响 /535
  三、证伪主义的历史地位 /537
  第六章 库恩:历史主义 /541
  第一节 科学哲学中的解释学转向 /542
  一、解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启示
  /543
  二、研究的方法及其问题的转换
  /546
  第二节 范式论的科学发展观 /548
  一、范式概念的提出 /549
  二、科学“革命”的范式论诠释 /552
  三、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557
  第三节 历史主义的非理性化 /560
  一、“暴徒心理学” /561
  二、反对方法 /564
  三、走向非理性主义的极端 /568
  第四节 简评历史主义 /571
  一、“两个库恩” /572
  二、历史主义的影响
  /573
  三、历史主义的历史地位 /575
  第七章 拉卡托斯:新历史主义 /578
  第一节 拯救科学方法论 /579
  一、历史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综合 /579
  二、证伪主义的精致化 /581
  三、历史主义的理性化 /58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纲领论 /587
  一、“研究纲领 /588
  二、结构 /591
  三、方法论 /599
  四、元方法论 /604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的发展 /611
  一、夏皮尔的科学实在论 /612
  二、劳丹的反实论倾向 /616
  三、哲学与社会学的领土之争 /619
  第四节 简评新历史主义 /621
  一、科学变化的合理性 /621
  二、科学的“解释学循环” /624
  三、科学哲学向何处去?
  /626
  外文参考书目 /632
  中文参考书目 /637





上一本:必要的张力 下一本:方法论·情志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英美哲学的作者是张庆熊/周林东/徐英瑾,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