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


作者:尼采     整理日期:2017-02-20 00:13:03


  本书系“尼采注疏集”之一种。
  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中将瓦格纳视为一个“事件”,意在针对世纪之交主要在法国、但也在欧洲其他地方出现的颓废派运动。瓦格纳仅被作为该运动的范例。作为摆脱瓦格纳的郑重宣告,尼采深刻地认识了瓦格纳的艺术并非颓废的使作俑者,相反是其实施者,他坚定地将其对颓废派的认识推向极致,也比较了其他的诸位后现代主义者。
  同时,该书也是尼采对自己本身的克服。
  《尼采反瓦格纳》是《瓦格纳事件》的某种附件。一方面,它表现了与瓦格纳的敌对立场,另一方面,对于敌手的尊敬之情亦如此明显。例如在标题“我有异议的地方”和“我敬佩的地方”下的文字。有关拜罗伊特,尼采的批判尤为强烈——作为浮夸的戏剧演出的概括,它麻醉大众,欺骗个体。尼采的认识是在最最痛苦的努力之上,亦即分裂自身乃至抛弃自身所获得的一种对真理的认识。
  —————————————————————————

目录:
  尼采注疏集出版说明(刘小枫)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KSA版编辑说明
  Puetz版编辑说明
  前言
  瓦格纳事件:1888年5月都林来信
  附言一
  附言二
  附言三
  尼采反瓦格纳:一个心理学家的笔记
  KSA版编辑说明
  Puetz版编辑说明
  前言
  我敬佩的地方
  我有异议的地方
  间奏曲
  瓦格纳作为危险
  一种没有前途的音乐
  我们是对跖人
  瓦格纳属于何处
  瓦格纳作为贞洁的信徒
  我是如何摆脱瓦格纳的
  心理学家发言
  后记
  关于最富有者的贫穷
  译后记
  —————————————————————————
  译后记
  按原计划,《瓦格纳事件》、《尼采反对瓦格纳》同《偶像的黄昏》并为一卷出版。现情况有变,前两部作品在此单独成书。就它们均与瓦格纳有关,变动顺理成章。
  背弃瓦格纳,在尼采生平中,是个重大“事件”。尼采曾在不同的论著中,试图对这一“不可理喻”之事,进行说明或辩解。而比较集中涉及此题的,即为《瓦格纳事件》和《尼采反对瓦格纳》。但是,通观尼采以上著述,可见这些理由常常顾左右而言他,并不怎么令人信服。其实,尼采对于此事的真正原因,始终讳莫如深。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以前鲜为人知的材料不断呈现,尼采所举审美或价值判断方面的缘由,往往蜕变为与瓦格纳的个人恩怨。曾有德人,仅就此事,旁征博引,写出几百页的专著。不过这是另话。
  多年前造访拜罗伊特,看完瓦格纳故居后,入一雅静餐馆。墙上有一幅字,赫然入目,至今让人难忘:
  Irgendwann einmal sitzen wir alle in Bayreuth zusammen und begreifen gar nicht mehr, wie man es anderswo aushalten konnte.
  试译为:不知何时,我们大家聚坐拜罗伊特,就再也无法明白,以前怎能忍受别处。事后,还在一旁书店里,觅得印有这句话的明信片。据考,此言出自尼采1873年2月底给女友马尔维达·封·迈森堡的一封信。那时,尼采与瓦格纳的关系尚处“蜜月”期。可见,尽管尼采以后对瓦格纳百般“攻讦”,拜罗伊特人对他似未生气,至今还引他为荣。这是尼采的魅力所在。
  本著作的法文F版注释由黄迅余博士译出,法文G版注释由姜宇辉博士译出,谨对他们的劳作,表示感谢。
  卫茂平
  2007年6月28日补记于上海





上一本:物理学 下一本: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的作者是尼采,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