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全盛时代,中国佛教各派实际上都产生于这个时期。本书从分析隋唐佛教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禅、律、密、净土诸宗的思想及其特点入手,联系隋唐的造像、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以及墓葬、乐仪、律仪等所反映的社会风俗心理,试图建立二者之间的美学联系,以期成立佛教美学的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 王耘,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目前任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目录 导论第一章 圆融——天台宗与佛教造像 第一节 “即”的哲学 第二节 圆融与“一念三千” 第三节 “会通”的美学品格第二章 法界——华严宗与审美图式 第一节 “起”的哲学 第二节 法界的“一即一切” 第三节 “周遍”的美学谱系第三章 性空——三论宗与审美形态 第一节 “空”的哲学 第二节 性的合“法”性 第三节 “空灵”的存在性解读第四章 性境——唯识宗与审美关系 第一节 “境”的哲学 第二节 转识成智之如何可能 第三节 意境的现象学分析第五章 觉悟——禅宗与审美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 “悟”的哲学 第二节 作为当下之觉 第三节 诗心、画意与禅悦第六章 戒行——律宗与审美的现实行为 第一节 “行”的哲学 第二节 律仪之社会化的解析 第三节 葬仪、乐伎与律仪第七章 象征——密宗与美学实践 第一节 “密”的哲学 第二节 神密之于践道 第三节 “身”之直截——知觉的完形机制第八章 彼岸——净土宗与“期待视野” 第一节 “像”的哲学 第二节 想象的意涵 第三节 “背光”之演替——汉传佛教造像艺术中的个案后记 导论第一章 圆融——天台宗与佛教造像 第一节 “即”的哲学 第二节 圆融与“一念三千” 第三节 “会通”的美学品格第二章 法界——华严宗与审美图式 第一节 “起”的哲学 第二节 法界的“一即一切” 第三节 “周遍”的美学谱系第三章 性空——三论宗与审美形态 第一节 “空”的哲学 第二节 性的合“法”性 第三节 “空灵”的存在性解读第四章 性境——唯识宗与审美关系 第一节 “境”的哲学 第二节 转识成智之如何可能 第三节 意境的现象学分析第五章 觉悟——禅宗与审美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 “悟”的哲学 第二节 作为当下之觉 第三节 诗心、画意与禅悦第六章 戒行——律宗与审美的现实行为 第一节 “行”的哲学 第二节 律仪之社会化的解析 第三节 葬仪、乐伎与律仪第七章 象征——密宗与美学实践 第一节 “密”的哲学 第二节 神密之于践道 第三节 “身”之直截——知觉的完形机制第八章 彼岸——净土宗与“期待视野” 第一节 “像”的哲学 第二节 想象的意涵 第三节 “背光”之演替——汉传佛教造像艺术中的个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