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心性休息导引》即主要依此理致以说如来藏之见地及观修。依见地立名,故名为《大中观丛书》。原书曾在港台两地出版,名为《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出版多年,反应甚佳。今又经修订或增订,以期所介绍之法门更能容易理解。与本丛书配合者,尚有《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二十种,及笔者通俗著作,如《生与死的禅法》等书,若能于此留心,更读本丛书,则当对传统佛家之见修能通盘理解。佛家传统文化,无论汉传或藏传,均可称为中国之国学,希望本丛书之出版,能在此范围内,令我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学人所重视。
作者简介: 谈锡永,笔名王亭之。广东南海人。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地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阁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近期著作多发表于《内明》杂志,并结集为《大中观论集》。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矍》、《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所译经论,有《入楞伽经,》、《四法宝矍》(龙青巴著)、《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定宝灯》(不败尊者造)、《吉祥金刚萨J垂意成就》(伏藏主洲岩传)等。且据敦珠法王传授《大圆满心髓修习明灯》,注疏《大圆满禅定休息》。 近年发起组织“北荚汉藏佛学研究协会”,得二十余位国际知名佛学家加入,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办《汉藏佛学研究丛书》及《汉藏佛学》年刊。 【图书介绍】 在此教法中, “自显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是“自显现”才可以“自解脱”。 “六中有”法门,正是“寂静忿怒密意自解脱深法”,强调“自解脱”,所以非把“自显现”的概念说清楚不可,否则,于生与死的禅法便无可供抉择之处。 “六中有”法门,正是凭借着“自显现”这个抉择见来观修的道法。所以,并不是将识境除灭,然后待智境显露,而是通过观修生起决定,现证识境为智境的自显现,由是于识境中自解脱。 所以,我们绝不是设法将心中的污垢挖出来加以清除,亦不是进入一种出神的无意识状态来令了别不起。可是,这两种教法,却恰恰是目前流行的“大圆满”教法。学人追随着它,可能觉得情绪稳定,甚至有救赎的感觉,只可惜,这却正是为轮回建立因素。
目录 总序(谈锡永)导论一、本论作者二、关于本论三、本论结构四、结颂回向正文大圆满心性休息译者敬礼论主敬礼 甲一 外共因乘修习——八金刚处 乙一 思维暇满难得 丙一 思维暇满差别 丙二 思维恶险处 丙三 思维难得人身 丙四 思维人差别 丙五 思维空耗无益 丙六 思维缘起 丙七 思维恒时生死 丙八 思维欢喜赞叹 乙二 思维寿命无常 丙一 思维诸蕴以观无常 丙二 思维天主以观无常 丙三 思维情器有灭而观无常 丙四 思维圣者而观无常 丙五 思维死时不定而观无常 丙六 思维诸有为法而观无常 丙七 思维猛厉死缘而观无常 丙八 思维一己独行而观无常 丙九 思维古今有情而观无常 丙十 思维无靠而观无常 丙十一 思维不定死缘而观无常 丙十二 思维猛利愿心而观无常 乙三 思维轮回苦 丙一 总发厌离轮回心 丙二 思维六道苦 丁一 思维地狱苦 戊一 思维八热地狱苦 戊二 思维孤独地狱苦 戊三 思维近边地狱苦 戊四 思维八寒地狱苦 丁二 思维饿鬼苦 丁三 思维旁生苦 丁四 思维人苦 戊一 思维生苦 戊二 思维老苦 戊三 思维病苦 戊四 思维死苦 戊五 思维怨憎会等四苦 丁五 思维阿修罗苦 丁六 思维天人苦 丙三 思维今日如何 乙四 思维业力因果 丙一 思维不善业^ 丁一 思维身三不善业 丁二 思维语四不善业 丁三 思维意三不善业 丁四 思维不善业果 丙二 思维善业果 丙三 破邪立正 丁一 破诽谤业果者 丁二 立正业果 乙五 思维依止善知识 丙一 观察善知识相 丁一 观察共相 丁二 观察不共相 丙二 赞颂及依止 丁一 赞颂 丁二 依止 丙三 修行瑜伽 丁一 常修瑜伽 丁二 事业瑜伽 丁三 施身瑜伽 乙六 皈依 丙一 皈依差别 丙二 皈依修习 丙三 皈依功德 乙七 修四无量心 丙一 思维功德 丙二 四无量心修法 丁一 修舍无量心 丁二 修慈无量心 丁三 修悲无量心 丁四 修喜无量心 丙三 修习次第及所得果 乙八 发菩提心 甲二 内果金刚乘修习——生圆双运 甲三 密了义无上果大圆满修习 回向偈附录 《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科判 总序(谈锡永)导论一、本论作者二、关于本论三、本论结构四、结颂回向正文大圆满心性休息译者敬礼论主敬礼 甲一 外共因乘修习——八金刚处 乙一 思维暇满难得 丙一 思维暇满差别 丙二 思维恶险处 丙三 思维难得人身 丙四 思维人差别 丙五 思维空耗无益 丙六 思维缘起 丙七 思维恒时生死 丙八 思维欢喜赞叹 乙二 思维寿命无常 丙一 思维诸蕴以观无常 丙二 思维天主以观无常 丙三 思维情器有灭而观无常 丙四 思维圣者而观无常 丙五 思维死时不定而观无常 丙六 思维诸有为法而观无常 丙七 思维猛厉死缘而观无常 丙八 思维一己独行而观无常 丙九 思维古今有情而观无常 丙十 思维无靠而观无常 丙十一 思维不定死缘而观无常 丙十二 思维猛利愿心而观无常 乙三 思维轮回苦 丙一 总发厌离轮回心 丙二 思维六道苦 丁一 思维地狱苦 戊一 思维八热地狱苦 戊二 思维孤独地狱苦 戊三 思维近边地狱苦 戊四 思维八寒地狱苦 丁二 思维饿鬼苦 丁三 思维旁生苦 丁四 思维人苦 戊一 思维生苦 戊二 思维老苦 戊三 思维病苦 戊四 思维死苦 戊五 思维怨憎会等四苦 丁五 思维阿修罗苦 丁六 思维天人苦 丙三 思维今日如何 乙四 思维业力因果 丙一 思维不善业^ 丁一 思维身三不善业 丁二 思维语四不善业 丁三 思维意三不善业 丁四 思维不善业果 丙二 思维善业果 丙三 破邪立正 丁一 破诽谤业果者 丁二 立正业果 乙五 思维依止善知识 丙一 观察善知识相 丁一 观察共相 丁二 观察不共相 丙二 赞颂及依止 丁一 赞颂 丁二 依止 丙三 修行瑜伽 丁一 常修瑜伽 丁二 事业瑜伽 丁三 施身瑜伽 乙六 皈依 丙一 皈依差别 丙二 皈依修习 丙三 皈依功德 乙七 修四无量心 丙一 思维功德 丙二 四无量心修法 丁一 修舍无量心 丁二 修慈无量心 丁三 修悲无量心 丁四 修喜无量心 丙三 修习次第及所得果 乙八 发菩提心 甲二 内果金刚乘修习——生圆双运 甲三 密了义无上果大圆满修习 回向偈附录 《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科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