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拉斯是20世纪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特殊”人物。本书选取吉拉斯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旨在对吉拉斯的政治思想演变的轨迹及动因作出详尽分析。作者把苏联模式在苏东国家的实践划分为确立期、弊端暴露和改革期、改革中止或失败期、僵化期、危机和崩溃期五个时期,对应着吉拉斯政治思想演变的斯大林主义者(憧憬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铁托主义者(批判与改革苏联模式)、吉拉斯主义(超越南斯拉夫改革的限度)、提出“新阶级”论(批判“共产主义体系”)和苏联模式的“异端”(追求“民主的社会主义”)五个阶段,展示了苏东国家一类吉拉斯式知识分子的心理历程和观察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另一个独特维度,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苏联模式的利弊,更好地认识苏东国家的干部官僚化现象。 项佐涛先生虽然对米洛万?吉拉斯怀有同情,但他主要是一个学者、一个寻找事实并试图分析它们的科学家。在贝尔格莱德逗留(超过两个月)的整段时间,他都埋身在图书馆和档案馆。他发现了许多有关我父亲的不为人知却又非常重要的文件,那些来自铁托档案馆的、通常带有铁托亲手批示的文件尤为重要。 ——米洛万?吉拉斯之子 阿勒科萨?吉拉斯 优秀的研究成果不是材料的堆积,而是基于材料的再创造。为了更好地解释吉拉斯政治思想演变的动力,项佐涛试图深入吉拉斯的内心世界。为此,他采访了吉拉斯家人、朋友,采访了黑山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了解他们对吉拉斯、吉拉斯家族、黑山民族的看法。这些采访帮助他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吉拉斯性格对其思想发展的影响,而这是档案材料所无法提供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孔寒冰 作者简介 项佐涛,男,1982年1月生,河北唐山人,现为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思想史。2001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获北京大学学术十杰、学术创新奖等荣誉。目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国际共运史上的一种“异端现象”——吉拉斯的“新阶级”理论剖析》、《吉拉斯“异端“思想的发展历程》、《解析“吉拉斯”事件》、《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1939—1940年托派关于苏共党内干部官僚化现象的争论》、《解析“吉拉斯事件”》、《马克思对官僚政治的批判研究》、《苏东“异端”社会主义者的反官僚化思想》等论文20余篇。
目录: 序言 阿勒科萨?吉拉斯 执著的回报(代序) 孔寒冰 导言 一、观察苏东社会主义的另一个维度 二、吉拉斯及其政治思想的相关研究述评 三、本书的逻辑结构和方法 第一章 吉拉斯政治思想的起源 第一节 黑山的历史遗产对吉拉斯性格的塑造 第二节 黑山的现代化境遇与吉拉斯共产主义情结的萌生 第三节 吉拉斯早期的共产主义实践 第二章 斯大林主义者:赞美和移植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迷恋”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一、苏联模式初期的正面效应 二、吉拉斯对苏联模式的歌颂 三、吉拉斯在移植苏联模式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吉拉斯访苏及其对苏联模式的初始质疑 第三章 铁托主义者:批判苏联模式与推进南斯拉夫的改革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弊端与南斯拉夫的改革 一、苏联模式的空间适应性与苏南冲突的本质 二、南共对苏联模式的反思和改革 第二节 吉拉斯对苏联模式的批判 一、违背列宁学说的大国沙文主义 二、官僚阶层统治下的国家社会主义 第三节 吉拉斯关于自治社会主义的构想 一、取消意识形态垄断 二、取消“党代管”制度 第四章 吉拉斯主义:超越铁托改革的限度 第一节 南斯拉夫改革苏联模式的限度 一、苏联模式的多层次性与南斯拉夫改革的底线 二、“铁托开民主化改革的倒车” 第二节 超越铁托改革限度的吉拉斯主义 一、吉拉斯的激进改革观 二、吉拉斯主义遭到批判 三、社会角色的变换与吉拉斯激进思想的发展 第五章 “新阶级”论:对苏联模式的系统批判 第一节 “新阶级”论的主要内容 一、“新阶级”的内涵 二、“新阶级”的统治形式 三、“新阶级”的历史角色 第二节 “新阶级”论产生的现实根源和理论积淀 一、苏联干部官僚化现象 二、先于“新阶级”论的社会主义者的反官僚化思想 第三节 “新阶级”论评析 第四节 “新阶级”论与其他社会主义的反官僚化理论比较 第六章 苏联模式的“异端”:追求“民主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追求“民主的社会主义” 一、苏联模式危机的总爆发 二、吉拉斯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构想 第二节 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看法 第三节 冷战双方对吉拉斯的不同评价 一、西方人心中的英雄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异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