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佛教思想研究》通过分析与传统的“儒教”、道家思想,或者刘宋中期之后确立的“道教”之间的关系,来解明东晋、南朝的文人贵族对“佛教”思想的理解方式。相信这个方法对于解明六朝“佛教”思想的历史事实是最合适的方法。
作者简介 小林正美,(KOBAYASHI Masayoshi),1943年生,现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文学博士(早稻田大学)。1983~1985年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专著有《六朝道教史研究》(创文社,199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六朝佛教思想研究》(创文社,1993年)、《中国的道教》(创文社,1998年;齐鲁书社,2010年[中文版])、《唐代的道教与天师道》(知泉书馆,2003年),编著有《道教斋法仪礼的思想史研究》(知泉书馆,2006年),并发表有多篇关于佛教、道教的论文。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接受大乘佛教的过程中儒教的作用 一、序言 二、佛教信奉者的协调儒佛的态度 三、慈悲与仁 四、大乘的救济论与儒教 五、结语 第二章 庐山慧远的佛教思想 Ⅰ 轮回报应的思想 一、序言 二、三世因果的理法 三、烦恼与轮回 四、轮回报应之教与宗教上的自觉 五、涅槃之教与天地、帝王的德化 六、结语 Ⅱ 《沙门不敬王者论》的思想 一、序言 二、《沙门不敬王者论》的成书 三、在家篇 四、出家篇 五、求宗不顺化篇 六、体极不兼应篇 七、形尽神不灭篇 八、结语 第三章 竺道生的佛教思想 Ⅰ 大乘观与小乘观 Ⅱ 实相与空 Ⅲ 顿悟成佛说 一、序言 二、谢灵运《辩宗论》中的顿悟义 三、迷与悟 四、理与言 五、一乘思想与顿悟成佛说 六、无生法忍与顿悟 七、结语 Ⅳ 一阐提成佛义 第四章 宗炳的神不灭的思想 一、序言 二、神与形 三、轮回的主体与法身 四、西方净土与往生 五、法身说的形成 六、般若的空与不灭的神 七、结语 第五章 颜延之的儒佛融合论 一、序言 二、何承天《达性论》中三才的人与众生 三、儒佛融合论第一种类型 (一)儒佛融合论第一种类型 (二)三才合德义 (三)“众生”义 四、儒佛融合论第二种类型 (一)佛教的报应说与儒教的应报说 (二)佛教的不杀生戒与儒教的爱护生类的思想 五、结语 第六章 智□的忏法的思想 Ⅰ 作为三昧法的忏法 一、序言 二、四种三昧与忏法 三、法华忏法 四、方等忏法 五、请观世音忏法与金光明忏法 六、结语 Ⅱ 奉请三宝的仪式与道教的醮祭 一、序言 二、奉请三宝的仪式及其目的 三、奉请三宝的由来 四、道教的醮祭 五、奉请三宝与奉请天真 六、智颉与道教 七、结语 附: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称呼的确立与贵族社会 一、序言 二、“佛道”与“佛法” 三、“佛教”的称呼的确立 四、从“五斗米道”、“黄老道”到“道教” 五、梁代的“三教”与北周的“三教” 六、结语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