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德国哲学:文本与文献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组成的合集,涉及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这五位在德国哲学史上影响巨大的思想家,文集的编排按照”从文本到思想"的思路,首先介绍了关于每位思想家的文本编纂及其研究情况,其次是有关哲学家思想以及重要问题的研究。无论是编纂学意义上的研究还是学术史领域的探讨,都能够使读者领略到德国哲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韩水法,男,1958年7月生,浙江余杭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相继获学士与硕士学位;1984年到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85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尔后至今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期间1993年至1995年在德国图宾根 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年加拿大约克大学研究学者。2000年至2001年德国图宾根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至2004年日本关西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至2008年、2009年7月-8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2010年7月-8月德国洪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西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委员。2012年被评为“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成为北京大学哲学系首位长江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康德哲学暨德国哲学、政治哲学、社会理论暨韦伯研究和当代中国思想,并长期关注大学问题。尤其在康德研究、韦伯研究与当代自由主义研究等领域取得较大成就。韩水法先生从康德哲学起家,是当今国内为数不多的康德专家之一,在康德的物自体学说、道德哲学、法哲学等方面尤为精通。其1999年翻译的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是国内首个德语直译的版本,被公认为是业界的权威。最近十余年重心转到政治哲学研究中来,对现代政治哲学中的方法论问题,对自由、平等、民主等概念的理解,对欧洲近现代启蒙理论皆有其独到的建树。此外,韩水法先生也十分关注现代大学的改革问题,在《读书》和《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了“世上已无蔡元培”、“牵一发而动全身”等一系列文章,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反响。就学术成果而言,现已出版研究著作六部,译著三部,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就教学而言,在北京大学已开设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20余门,如“《纯粹理性批评》研究”,“自由主义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等,并多次在海内外讲学。 著作: 《批判的形而上学:康德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正义的视野——政治哲学与中国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大学与学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韦伯》,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 《康德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 代表性译著: 《实践理性批判》,康德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民主与资本主义》,鲍尔斯与金蒂斯合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代表性论文: “Das Subjekt der Aufkl?rung”,收录于Im Namen der AufKl?rung(《以启蒙的名义》),Otfried H?ffe(Hrsg.) Tübingen: Francke Verlag,2011年,第28-51页。 “Diskurse und Paradigmen derAufkl?rungskritik von Horkheimer und Adorno”, 收录于Kritische Verh?ltnisse: Die Rezeption der Frankfurter Schule in China,2009年,第175-202页。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启蒙和理性》,《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康德法哲学中的公民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权利的公共性与世界正义》,《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康德的批判形而上学》,《哲学研究》,2003年第5期。 《大学制度与学科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从文本到思想》是韩水法最新编著,是国内首部介绍德国思想家著作编纂情况的作品,向五位德国哲学史上重量级的人物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致敬之作。
目录: 序言 德国科学院的研究计划——哲学版本编纂在中国的介绍 “德国哲学:文本与文献”会议闭幕词 第一编 莱布尼茨 科学院版《莱布尼茨著作与书信全集》介绍 莱布尼茨档案中的“中国文献” 莱布尼茨论努力 第二编 康德 康德著作的科学院版 康德遗著——遗世手稿,康德的工作方式和遗稿新编 康德著作翻译在中国 论“好像”(als ob)在康德哲学中的用法 《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范畴演绎中的自我意识理论及其对德国观念论的影响 康德论证自由的“知识论进路”——兼论康德文本中关于范畴的起源问题 康德对唯心论的驳斥 第三编 黑格尔 黑格尔《全集》:论发展中体系的编纂 文本、翻译与研究——以黑格尔哲学为例 黑格尔实践哲学的现实性 “承认”作为国家秩序与国际秩序的原则 走出黑格尔“主奴关系”的辩证法神话 霍耐特视阈中的黑格尔法哲学 第四编 马克思 经典中的经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的历史、编辑的语文学基础与视角 审视马克思的工作室——马恩全集中的《资本论》及前期准备工作 文本的命运——《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 第五编 尼采 尼采著作的批判全集——开场白 尼采1885年之后的遗稿编订 有关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形象的若干问题 从虚无主义到“被钉十字架的狄奥尼索斯”——兼谈尼采对基督教和佛教的比较 口传性、书写性与哲学——对尼采“巴塞尔柏拉图讲义”的一个评注
作者简介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