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的一种,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ZDA16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就目前耕织图的收藏来说,现存已知的各版本耕织图*为集中的收藏地为中国、日本、美国。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收藏单位主要有黑龙江省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河南省博爱县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在收藏量较多的台湾地区,收藏单位主要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美国,美国国会图书馆、克利夫兰美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都有关于耕织图的图像。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庆应义塾大学斯道文库等都收藏有不同版本的耕织图。 具体到海外所收藏的各版本耕织图,也即本书所收录的三套海外藏耕织图版本具有代表性,即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元代程棨《耕织图》,现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的狩野永纳翻刻明代宋宗鲁《耕织图》,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清代康熙《御制耕织全图》。其他各收藏机构还有一些与上述版本同出一源或仅有些微差别的耕织图,但不论完整性还是珍贵程度均不如上述三个版本。这些收藏在海外的耕织图册,是中国古代耕织图绘制传统与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中华文明奠基于农耕生活,耕织图是传统中国重农、劝农传统的产物,并借助政治伦理、艺术教化而形成多维耦合关系,嵌人社会结构,其绝不应仅被视为精美、古朴的艺术画作。海外藏三版本耕织图,即元代程棨《耕织图》、狩野永纳翻刻明代宋宗鲁《耕织图》、清代康熙《御制耕织全图》,作为中国古代耕织图绘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传统会以农为本、重农尚织的文化政治理念与农耕文明特质,具有资料学、艺术学、民俗学和农史研究等多元学术价值,这一研究有助于接续本土学术传统、认知“中国原理”。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张士闪 男耕女织,春耕秋收,这种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生活方式,不仅全方位地影响了华夏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早已从一种外在的生计形态转化为一种内在精神的理想型。从《诗经·豳风·七月》,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再到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对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言,田园生活,不仅是生计的依靠,也是心灵的归宿,更是信仰和伦理的根基。 耕织图融诗书画于一体,生动写照中国乡村四时耕织生活,男耕和女织绘于一卷,田园诗与风俗画相映成趣,它既是一幅展现中国世俗生活的丹青画卷,也是一部华夏传统教化的教科书。近年来,已经有多种传世耕织图重印出版,王加华教授此作,收集了流散海外的三种《耕织图》珍本,并附以多年来研究耕织图的独特心得,必有助于学界重新认识耕织图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内涵和价值。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宗迪 本书**部分是关于《耕织图》研究的国内外学术史梳理,为读者展示《耕织图》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对上述三个版本《耕织图》的流传、现状以及内容的简介以及图像影印,第三部分收录了国内外关于《耕织图》较有影响的部分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