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此曲借中国历史上鼎盛的汉、唐都城之名,写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另一方面,借“长安”一词的字面之意,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祈福,愿国家强盛,人民康乐。 《盘古赋》: 神州大地,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翱翔的凤鸟,飞舞的苍龙,开天辟地的盘古,采石补天的女娲……作曲家在用音乐作品表达对开拓先辈敬仰的同时,也期望先袒们遥知:中华文明在历经千年之后,依然迸发着耀眼的生命火花…… 作晶既沿用了传统,又尝试做了一些新的突破。通过独奏者先后演奏四种不同的乐器,使胡琴家族中的二胡、中胡、高胡、京胡依次登场,各展风采。对演奏提出挑战的同时,乐曲结构也一目了然;每当独奏者更换乐器,大家就能领会:乐曲又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感谢篱荫南先生题赠的诗作!胡琴本源于西域,荫南先生恰好又是新疆人,这也是他与“胡琴”作品的一种缘分! 《云水》: 世事纷纭中,让心静下来,面对云出水月,吟诗抚琴,静听天地万物。那是一种已经走远了的感觉,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虽时时祈盼,却难以获得和体验到的慕吉情怀。所以,在这部作品写作中面对困难举步维艰时,心中的感受自然化出,不知不觉中,就冒出了“琴抚云水无尽处,心听天地一声难”这样两句话。不管是感慨也好,是自嘲也好,就将“云水”作为作品的标题吧! 云水,中国文化在它的钟情顾盼中,凸显物我两忘瀚境界。国画离不开云水,云水是创造意境的灵魂;诗歌离不开云水,有了云水,平添几分逸趣;吉琴离不开云水,高山流水、潇湘水云,琴与心灵的对话中浸染着天地风采万般。 《弦上秧歌》: 在中国北方广袤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秧歌这种火热、粗犷的民间艺术形式。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就要扭起那让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秧歌。只有在这片±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才能领会秧歌,理解秧歌。秧歌是他们生活的缩影,是他们苦中作乐的寄托。只有在那一时刻,一切苦难才都化解,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人们用激情的舞蹈表达着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越。就这样,秧歌跳出了感动、舞出了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