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派名家名段歌唱系列》(俗称“琴谱集”)丛书是我社精心打造的一套系列丛书,采用以剧目为单位,将重点、流行的精美唱段,按照剧目故事及演唱特点、上下双行乐谱(含伴奏谱与唱腔谱)对照的形式编排,满足了校园青年学子对传统艺术了解的渴望,同时也满足了广大戏迷票友及京剧从业者学习各流派风格伴奏与演唱的学习要求。自出版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受到广大京剧爱好者的欢迎,经过多年的销售检验证明:1.京剧的大本营在北京;2.做好京剧图书要有良好的作者队伍;3.编辑必须具有丰富的戏曲知识;4.鉴于上述原因,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琴谱集”系列自然成为业界品牌出版物。目前已出版了在京剧爱好者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名家名派琴谱集,包括梅派、程派、马派、杨派、裘派、张派、老旦等图书,尚待出版的还有谭富英、奚啸伯、高庆奎、尚小云、荀慧生、杜近芳、欧阳中石、费文治、以及小生等。 《裘派唱腔琴谱集》收录了裘盛戎先生创作演出的32出剧目的主要唱腔,并配以伴奏琴谱和相应的剧情介绍与演唱提示,以适合广大裘派传人及爱好者的不同需要。是一册目前较为全面的裘派唱腔及伴奏曲集。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曾经把二百年京剧发展史上的唱工花脸归纳为五个发展阶段,即:“四山”、“四刘”、“李裘讷董”、“金郝王马”、“三奎一裘”,一共是二十位艺术大家,并按照唱工特点分为“宏厚凝重”、“高亮玲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发展到金少山时期开始融合交织,渐次向“悦耳多姿”、“移情多彩”的方向演变。而到了裘盛戎时期,这一变化才zui终得以完成,从而不仅形成了著名的裘派花脸艺术,推演到20世纪80年代,几乎在整个京剧界的唱工花脸中实现了“十净九裘”的局面。因此,裘盛戎的演唱艺术,可以说终结了20世纪以前所有的京剧花脸声腔艺术的探索,同时也开启了21世纪一脉风气之先。说裘盛戎先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实有所征。在裘盛戎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由京剧音乐家费玉平、戏曲剧作家王若皓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裘派唱腔琴谱集》,以示怀念。该书集裘派经典剧目的唱腔与伴奏曲谱于一体,入选了裘盛戎先生的代表作:传统戏《赵氏孤儿》、《将相和》、《铡判官》、《审潘洪》等以及现代戏《杜鹃山》、《雪花飘》、《南方来信》等32出戏的102个选段,呈现出裘派演唱艺术的风采。裘盛戎先生(1915.8.25-1971.10.5)本名振芳,乳名大群,是前辈花脸名宿裘桂仙先生的第四个儿子,因在他前面的两个兄长相继早夭,故排行居次。他虚龄九岁即随父学艺。1927年又入富连成科班坐科七年,专攻铜锤,兼学架子、武花脸等。1933年出科后,在辗转南北搭班练艺的过程中,他转益多师,曾为杨小楼、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京剧大师配戏,并与众多名家同台演出。从1940年为宋德珠配演以后,长期留沪驻班。特别是1943年以后,长时间为金少山配演二路,合演了《白良关》、《真假李逵》、《双包案》等花脸“对儿戏”。1947年又与周信芳同台演出,这使他在全面学习金派艺术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领略了麒派艺术注重做表、追求人物内心刻画的神髓。自1949年始,到20世纪50年代中叶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为五大头牌的北京京剧团时期,裘盛戎先生借助排演骨子老戏及参加一系列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新剧目的创作排演,逐渐形成了自己刚中寓柔、气势磅礴、情感厚重细腻、人物性格丰满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