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选择手机开始,一方面是因为手机是移动互联时代最重要的终端入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从单纯的通信工具蜕变成互联网平台的过程中,手机领域存在大量制造“超预期”的绝佳机会。不过,随着,其他厂家的日益觉醒,普通用户对于小米的预期越来越高。从手机产品中持续制造宽幅“超预期”的前景在逐渐暗淡。 尽管小米企图通过电视,路由器等其他传统数码产业渗透,寻找更多潜在制造“超预期”的机会。不过,任何实体都会遇见相同的问题,硬件雷同的趋势在所难免,cpu越来越相似,内存以及存储卡越来越雷同,工艺以及系统的差别也越来越小。用户对于技术进步的敏感性在不断下降:不管是音乐、拍照、屏幕,当品质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无论如何提升,都很难在刺激起普通用户的尖叫。 雷军心中的小米,其实并不是一个手机制造商,而是一个“超预期”的生产者。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成功制造更大的“超预期”,就在他的视野之内。可以无限制造“超预期”的东西,显然就是无需硬件的“内容”。通过小米一系列资产运作和人员调整可以看出来,在成功占据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基础上,雷军正加速“内容”方面的突破。 【编辑推荐】 超预期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套实实在在的玩法。 雷军从看似厚实坚硬的产业壁垒上找到了裂缝,依托于互联网蕴含的巨大能量,在极短时间内把裂缝撬成了金碧辉煌的大门。4年450亿美金估值的狂飙速度,不但让实业界人士侧目,也让怀有“颠覆”梦想的草根热血喷张! 深度解析小米核心玩法,揭秘所有雷军不愿说的秘密! 1. 先聚流量,再做产品! 小米用了什么手段从一无所有,一个一个积累粉丝,直到汇聚起庞大流量? 2. “超值感”是设计出来的,不是产品的附带属性! 生产“超预期”,不但对于整个行业有全局性的把握,还要对于人性有极具洞察性的认知。小米为什么总能找到能引爆用户体验的爆点? 3. 超预期的幅度越大,激发用户参与营销的力度越大! 轻资产的小米如何集结产能资源,搞定最低的产品价格,从而制造出高耸的超预期幅度 ? 4. 游戏化销售策略!把“销售”设计成一套游戏! 小米的“抢购” 为何如此魅丽无穷,而用户为乐此不疲? 5. 把“产品营销”做成“事件营销”! 怎样从单纯的产品营销上升为“事件”营销,小米凭什么能免费集结起大量免费的社会营销资源? 6. 越传统的产品,越容易产生出新一个的“小米” 越传统的企业,越蕴含产生超预期的“潜能”。为来小米会重点布局那个领域,什么行业又最容易产生新的雷军? 陈润,财经作家,商业杂志专栏作家,商业史研究者,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专注于商业史、企业史研究,长期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对雷军和小米公司有深入研究,著有《雷军传:站在风口上》(已授权韩文出版),代表作《全球商业一百年》、《大逆转:大败局之后的复活密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