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尔(Stephen Wootton Bushell,1844-1908),汉名卜士礼,英国医生、汉学家,精通中国文化,在中国陶器、钱币学、西夏文等方面造诣尤深,论著颇丰。清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波西尔出任英国驻华使馆医师兼京师同文馆医学教习,居住北京长达三十余年,其间“搜罗中国之美术品及关于美术品之书籍。涉猎泛览,见闻日广”,乃成《中国美术》一书。 《中国美术》分上下两卷,各六篇,涵盖雕刻、建筑、陶瓷、玻璃、珐琅、首饰、织物、画等方面,内容可谓宏富。“每篇之首,略述其源流变迁及其物之制作人物及地点;然后相篇幅之长短,择数种优善标本,而图解释明之。”所举各项标本,或为中国物品之收藏于英国博物院者,或为作者在中国所见,不仅西方人前所未闻,即东方人亦难见到,十分珍贵,故一经问世,即风行一时,并被译为多国文字,广为流传。 中文版的《中国美术》,由戴嶽翻译、蔡元培校订,于民国十二年(1923)首次由商务印书馆印行。此后又多次再版。本次以民国二十三年(1944)版为底本,采用简体横排的形式加以整理,标点等根据现行规范进行处理,原书明显错误之处径改。至于一些常见的异写,如“被”“披”等,本书未作统一。其余表述,如不影响文义,则不予处理。 原书注释分为作者原注和蔡元培案语,均双行小字排于文中。为省眉目起见,将蔡氏案语以脚注形式加以处理,原注则仍随文列附。文中征引他书文字,有时非原文引录,或有缩略,或作扼述。本次整理时,这类引述仍标以引号,相与区别他文。 原书中一些民国时期的表述,与今不同,如时间方面,“1119年”,原书作“千一百十九年”,今已统一用数字纪年。而“纪元前七百七十年”处理为“纪元前770年”,“纪元”的说法仍予以保留。另上卷《琢玉篇》论玉比重时,有“二零十分之九”、“三零十分之一”等表述,今分别改为“二又十分之九”、“三又十分之一”等,以便理解。 原书翻译外国地名、人名、物名之时,皆采用音译法,表述与今迥异。如“土耳其”作“土耳基”、“阿拉伯”作“亚拉伯”,略有差异。又如“爱琴海”作“伊直海”,“波希米亚”作“播苗海”、“王致诚”作“阿梯锐”、“郎世宁”作“卡斯梯”,颇为费解。为方便阅读起见,现列一主要译名对照表,附于书后,以供读者查对。 民国版《中国美术》有图235幅,每幅有图说,每卷末又列图解,详细说明图片的内容、尺寸。本次出版对文中图片、图说、图解悉数保留,而对图片编号进行调整,“第一图”作“图1”,“第二图”作“图2”,余则以此类推。原书图片多漶漫不清,本次出版,选用英文版中相关图片,清晰呈现中国艺术之美,以飨读者。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系晚清时西方学者,且译者对原书偶有删略,加之作者、译者学术观点受时代背景、学术思潮和个人立场所限,读者当有鉴识。
作者简介: 波西尔(Stephen Wootton bushell,1844年7月28日-1908年9月19日),又译卜士礼,英国医生、东方学家,在中国陶器、钱币学、西夏文等方面都有贡献。 波西尔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曾就读于唐桥井中学(Tunbridge Wells School)与齐格威尔中学(Chigwell School)。后毕业于伦敦大学盖伊医学院(Guy'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期间学习过有机化学与中药学、生物学、地质学与古生物学、医学与接生、法医学等。1866年毕业后在盖伊医院任住院外科医生,次年又任贝特莱姆皇家医院(Bethlem Royal Hospital)驻院医生(resident medical officer)。1868年获伦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868年1月,波西尔在雒魏林推荐下,前往北京担任英国驻华使馆医师,并兼任京师同文馆医学教习。他在中国居住长达32年,期间不仅精通了中文,还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艺术、钱币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论文。1900年退休后回到英国,此后出版了《中国美术》(Chinese Art,1905年-1906年)、《中国瓷器》(Chinese Porcelain,1908年)、《中国陶瓷图说》(Description of 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1910年)等著作。1908年在英国密德萨斯(Middlesex)逝世。
目录: 初版序言 再版序言 卷上 第一篇 石刻 第二篇 建筑 第三篇 雕金 第四篇 木刻 象牙刻 犀角刻 第五篇 雕漆 第六篇 琢玉 卷上图解 卷下 第七篇 陶器 第八篇 玻璃 第九篇 珐琅质 第十篇 首饰 第十一篇 织物 第十二篇 画 卷下图解 译名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