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创造性毁坏的原则——从布拉曼到贝尔尼尼的建造与拆除》作者霍斯特·布雷德坎普从史实的角度对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史进行了研究。老圣·彼得大教堂的拆除以及重建堪称近代建筑史上最复杂的教堂建筑案例之一,其中布拉曼、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家们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毁灭与构建的过程中留下了足迹。此外,大教堂的重建史也映射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宗教、建筑艺术之间的冲突以及冲突后的妥协。
作者简介 霍斯特·布雷德坎普,生于1947年,自1993年起任洪堡大学艺术史教授;自2003年起成为柏林科学院的终身会员(Permanent Fellow des Wissenschaftskolleg zu Berlin)。他获得过许多殊荣,其中在2006年成为第一位获得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奖的艺术历史学家。
目录: 2008年版序言 前言 圣·彼得大教堂建造历史分期初期历史(1450~1505)的几个因素 1.任人唯亲的制度化 2.罗维雷教皇的两座坟墓 3.尼古拉斯五世的计划 4.尤利乌斯墓穴的定位 布拉曼对老圣·彼得教堂的攻击(1505~1506) 1.手法的失败 2.策略的成功 3.与尤利乌斯二世的配合 4.米开朗基罗的失败 拆除、新建和停滞(1506~1546年) 1.新建筑的自我毁灭 2.自我认识和外界批评 3.保护性建筑和绘画中的乌托邦 4.桑迦洛的木制神像 米开朗基罗的策略(1546~1564) 1.对桑迦洛模型的批判 2.优柔寡断的君主 3.另一方案 4.模型的规范化 米开朗基罗的建造和拆除(1548~1593) 1.作为预防式保护建造 2.死后的保卫 3.装饰矮墙(Attika)和附属穹顶的建造和拆除 4.最后的重建轮廓和穹顶竣工 对老圣·彼得大教堂的扬弃(1605~1939) 1.文艺复兴和老圣·彼得大教堂的拆除 2.马代尔诺(Mademo)的教堂中殿 3.保卫者的修辞 4.贝尔尼尼的错误 结语:现代性和倒塌 附录一:书中插图列表 附录二:人名翻译对照表 附录三:地名翻译对照表 附录四:专有名词翻译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