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身兼京劇研究學者、創作的實踐者與戲迷等三重身分,從編劇、導演、演出甚至舞台設計的角度,全方位剖析百年以來京劇發展的軌跡。 ◆本書主張透過個性化與文學化的創作與演出,表現女性敏銳易感的情思,以活生生的劇場藝術作為京劇在當代社會中的定位。 ◆本書收錄《孟小冬》、《金鎖記》等七部新編京劇彩色劇照,圖文並茂,呈現京劇表演的精彩身段。 本書以京劇為主題,從性別與政治角度切入,剖析民國以來京劇表演文化的藝術呈現。全書各章各有關懷、自成架構,但若綜合觀之,又共構完整體系。議題涉及「乾旦與坤生,政治與藝術,主流與邊緣,案頭與場上」。論述內容跨越百年,兩岸發展同步觀照,細膩討論京劇的「編、導、演」甚至舞台設計,所有創作層面俱涵涉其間。 本書開頭藉由乾旦與坤生對舉,說明演員對於另一性別角色性格的塑造與追摹。民初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使京劇由「老生掛頭牌」轉為「旦行掛頭牌」,並以男性身分形塑舞臺上的女性角色,乾旦深刻影響了坤旦,主導了京劇文化。而經由小蘭英、恩曉峰與孟小冬等女老生的努力,脫盡脂粉,塑造男性形象,使坤生進入藝術的評價領域。 而後性別意識開始在京劇劇本中出現,一九五○年代初期,中國大陸戲曲改革後,女性的內心被細膩鋪陳,京劇的表演藝術表現了女性對情愛與幸福人生的追求。本世紀初,臺灣的京劇也走出傳統的男性價值觀,以女性視角切入,體現了女性的自覺、自省、自矜與自信,甚至寫出情慾的流蕩和不可言說的恍惚幽情,探索的空間更大。 另一方面,本書進而申論京劇在中國大陸與臺灣面臨的處境,禁戲反映政治對藝術的監控,兩岸皆然。除此之外,戲曲改革對於京劇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產生令人無法忽視的影響,經歷此一變革後的京劇,已非傳統的京劇;而京劇這個發源於北方的劇種在南渡之後,在臺灣則遭遇認同與被認同的問題,如何尋找新的觀眾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作者王安祈教授不僅是京劇的學術研究者,也是創作的實踐者,致力於通過文學化與個性化的創作,使新編京劇躋身臺灣當代文壇之列;她以文學筆法寫出女性敏銳易感的情思,將小劇場顛覆背叛的實驗精神運用在劇本創作,讓京劇不再只是被保存的「傳統藝術、文化遺產」,而是呼應現代文化思潮的文學劇場,是活生生的劇場藝術。
作者简介: 王安祈,國立臺灣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所特聘教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二十餘年,出版學術著作多本:《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當代戲曲》、《臺灣京劇五十年》、《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明代戲曲五論》、《明傳奇及其藝術》、《寂寞沙洲冷──周正榮京劇藝術》、《光照雅音──郭小莊開創台灣京劇新紀元》、《金聲玉振──胡少安京劇藝術》等。學術研究曾獲國科會傑出獎、胡適研究講座。 一九八○年代開始為「雅音小集」、「當代傳奇」編寫京劇劇本,與郭小莊、吳興國、朱陸豪、魏海敏等京劇名家合作,至一九九○年代累積京劇劇作十餘部,包括《孔雀膽》、《紅樓夢》、《袁崇煥》、《王子復仇記》等,收入《國劇新編──王安祈劇作集》及《曲話戲作──王安祈劇作劇論集》。作品曾獲新聞局金鼎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編劇學會魁星獎、四次獲得文藝金像獎。一九八八年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一九九○年獲青年獎章。 二○○二年任國立國光劇團藝術總監以來,新編京劇《王有道休妻》、《三個人兒兩盞燈》、《金鎖記》(與趙雪君合編)、《青塚前的對話》、《歐蘭朵》、《孟小冬》、《百年戲樓》(與周慧玲、趙雪君合編)等,前四部收入《絳唇朱袖兩寂寞──京劇.女書》劇本集。並應國家交響樂團之邀新編歌劇《畫魂》。二 ○○五年獲國家文藝獎,二○一○年獲金曲獎作詞獎。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乾旦梅蘭芳──完美女性 雅正典型 一、乾旦傳統:男身塑女形 二、她╱他的雅正:梅蘭芳的性別陰影 三、他╱她的雅正:梅蘭芳的使命 第二章 坤伶登場──從性別表演到雌雄莫辨 一、貓兒班女伶的性別表演 二、雌雄莫辨的女老生小蘭英與恩曉峰 三、坤旦:模擬乾旦的女角 四、女觀眾進場 第三章 坤生孟小冬──脫盡雌音 承繼流派 一、「我是來看余叔岩的」 二、另一個人生舞臺 三、余派文人氣韻 四、生命風格的複製 五、流派藝術的人文意涵 六、兩位杜夫人的不同藝術道路:脫卻雌音與生旦兼跨 第四章 京劇劇本的女性意識 一、傳統老戲的女性塑造 二、女性意識出自當代劇作家 三、臺灣新編京劇的女性意識 第五章 臺灣京劇導演的二度創作與女性塑造 一、京劇的表演傳統:一桌二椅、虛擬寫意 二、臺灣京劇創新之初舞臺「景觀」的新意涵 三、大陸戲曲導演與舞臺美術的影響 四、臺灣戲曲導演的努力:由寫意到象徵 第六章 戲曲小劇場的獨特性 一、戲曲小劇場:以實驗為策略 二、戲曲小劇場的創作與觀賞經驗 三、戲曲小劇場的獨特性 第七章 兩岸京劇禁戲 一、禁戲政令下臺灣京劇的敘事策略 二、禁戲政令下大陸京劇的敘事策略及其影響 第八章 版本比較──踩著修改的足跡 探尋編劇之道 一、同一劇本自身的修改:以《曹操與楊修》各版本為例 二、同一劇本不同編劇的修改:以《閻羅夢》各版本為例 三、不同劇種間由移植到修改的過程:以《春草闖堂》為例 四、同一劇本的兩代修編:以《繡襦記》為例 附錄:豫劇在臺灣的政治與藝術 引用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