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剧场史》主旨在于论述剧场形制的变迁史,就必需大量引用材料,作者既掌握、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也掌握和大量运用了大量文物资料(在这方面作者作了诸多的实地考察),并搜集了160多幅图片,还附有多种调查统计表格,这就使《中国古代剧场史》呈现出材料十分丰富的特点。作者自己说:由于我国古代剧场史的研究所能依据的资料既零散又断续,需要综合梳理,因此,《中国古代剧场史》在笔法上只得以考证为主,目的在于说明问题。但实际上作者是把大量材料组织在历史的发展框架中,条分缕析,考论相兼,而发展脉络自见。我的总体印象是:材料多广而不显臃肿,征引详尽而未觉繁琐,却更助论述的坚实。这也是《中国古代剧场史》的一个重要的长处。
目录:
目录 序 序言 第一章 剧场变迁 第一节 无剧场意识期 第二节 正式剧场的成立及其发展 第三节 中国剧场形式的随意性 第二章 戏台沿革 第一节 溯源 第二节 露台 第三节 舞亭类建筑 第四节 从单纯的“亭”到区分前后台 第五节 明清戏台式样 第三章 汉魏场地 第一节 厅堂式演出 第二节 殿庭式演出 第三节 广场式演出 第四章 晋唐场地 第一节 六朝寺院百戏 第二节 唐代戏场 第三节 唐代剧场设施 第五章 勾栏演剧 第一节 称谓 第二节 历时 第三节 地域 第四节 规模 第五节 构造 第六节 内容 第七节 经营 第八节 安排 第六章 堂会演剧 第一节 历代堂会演剧述例 第二节 演出场所 第三节 演出俗规 第四节 戏价与封赏 第七章 戏园演剧 第一节 酒楼演唱 第二节 酒馆演剧 第三节 清代酒馆戏园 第四节 酒馆戏园的构造和经营 第五节 酒馆向茶园剧场的过渡 第六节 茶园分布 第七节 茶园构造 第八节 茶园经营 第九节 茶园演出 第十节 茶园观众 第八章 神庙演剧 第一节 渊源 第二节 神庙结构 第三节 神庙剧场 第四节 庙戏演出 第五节 庙戏环境 第六节 神庙经济 第七节 庙戏观众 第九章 宫廷剧场 第一节 历代宫廷演出场所 第二节 南京御勾栏 第三节 清宫戏台 第四节 清宫戏台的设备(一) 第五节 清宫戏台的设备(二) 第六节 大戏台演出 第七节 意义 第十章 其它剧 第一节 临时戏台 第二节 船上戏台 第三节 水畔戏台 第四节 会馆戏台 第五节 宗祠戏台 第六节 随处演出 第十一章 近代变迁 第一节 晚清剧场的改造 第二节 新式舞台的出现 第十二章 中外剧场比较 第一节 中西比较 第二节 中日比较 附录一 图片及表格目录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