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拍电影视为信仰,这是塔可夫斯基的雄心。他曾坦率地写道:“人哪怕只背叛自己的原则一次,他与生命的联系就不再纯粹。欺骗自己,便是放弃一切,放弃自己的电影,放弃自己的人生。”这一不妥协的姿态概述了导演的情操和美学观。 如果说塔可夫斯基的长片处女作《伊万的童年》代表了苏联电影的复兴,那么,真正的塔可夫斯基则诞生于《安德烈?卢布廖夫》。在这部电影中,他向上追溯,越过了一切“苏联艺术”,把根扎进了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之中。自此,塔可夫斯基逐渐成为当局眼中的一名“问题导演”,而对西方来说,他又代表了体现在作品《镜子》和《潜行者》中的深沉、痛苦的俄罗斯意识。最终,塔可夫斯基于1982年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苏联。乡愁与信仰成为他在放逐生涯中挥之不去的两种激情,也贯穿了他的最后两部作品《乡愁》和《牺牲》。 本书围绕塔可夫斯基珍视的主题——大地的存在、人们的孤独、梦境、神秘主义——而展开,着重分析他独特的电影语言。最后两章以传记性内容为这一主题学研究画上句号。 作者简介 安托万?德?贝克(Antoine de Baecque),电影批评家、史学家,法国《解放报》文学版主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塔可夫斯基的人生之旅 “做个苏联人”的愿望 “做个俄国人”的意愿 流放:乡愁与宗教 第二章 雨水光影下的大地男儿 大地与水(《牺牲》) 苍穹之水(《安德烈?卢布廖夫》) 第三章大师的孤独与骄傲 作为造物主的塔可夫斯基,或成为最伟大的人的愿望 孤独,或冷漠的习性(《乡愁》) 第四章 脆弱生灵的肖像 童年,魔鬼之美(《伊万的童年》) 女性的肖像(《乡愁》) 疯子、预言者和殉道者(《乡愁》) 知识分子的历程(《牺牲》) 第五章情感的结构 寻觅,或“湮没策略”(《索拉里斯》) 无尽的回忆(《镜子》) 梦的意义(《乡愁》) 第六章为上帝而疯狂 上帝的地形学家:镜头的时间与空间(《潜行者》) 对《圣经》的援引(《安德烈?卢布廖夫》) 弱者:即将新生,所以幸福(《牺牲》) 诗人、僧侣、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访谈录 第七章异乡人,异域性 塔可夫斯基作品目录 参考书目 附录 译名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