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历史和理论的维度,对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学者所建立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有很尖锐但中肯的分析与批评,认为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学术上的古典主义造成了梁思成建筑学术体系的矛盾性和悲剧性,其影响至今不绝。 本书还对中国建筑的木构传统进行了重新诠释,多角度呈现了中西建筑理念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影响乃至误解;并对当今中国建筑学术界机械接受和翻译西方理论的状况深感忧虑,认为中国建筑的理论体系应该有可能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文明中归纳出来。
作者简介 赵辰,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当代国际建筑理论背景之下的中国建筑研究,如中国的建构文化、居住文化和城市文化。2005年因“浙江庆元县后坑木拱廊修复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
目录: 建筑·理论·历史 (代序) 民族主义与古典主义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 中国建筑学术的先行者林徽因 关于“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 ——一个建筑文化的观念与诠释的问题 对中国木构传统的重新诠释 “立面”的误会 Sharawadgi:中西方造园景观学说之间的迷雾 普利兹克奖、伍重与《营造法式》 域内外中国建筑研究思考 从“建筑之树”到“文化之河” 楼殇9·11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