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继《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之后,巫鸿先生在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二部学术论文集。与《文编》集中探讨中国古美术的“礼仪”功能相比,《二集》的论题侧重考察中国美术中特有的“时空”观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图像中的表现和释读。“时空”的观念与表现是巫鸿近十几年集中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他认为这是另一条可供理解中国艺术独特性的线索。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时空的形象;中编:观念的再现;下编:图像的释读,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对象包括建筑、明器、拓片、画屏、卷轴、册页、摄影等多种形式。与常见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不同,这些论文没有局限于孤立的门类和史实,而是竭力为这些现象找到自己的传统和脉络,并赋予其宽阔的视野,使阐释更具启发性。这些文章是对《文集》提出“礼仪美术”概念的完善与补充,从而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美术的独特传统。
作者简介: 巫鸿,于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学位。随即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芝加哥大学聘请主持该校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并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并任该校东亚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巫鸿的研究和策展领域包括古代和当代两方面。在当代美术中,他在出国后于80年代初、中叶在哈佛大学为当时刚刚进入国际艺坛的十几个中国艺术家举办了个展和群展,展览者包括陈丹青、张宏图、罗中立、李华生、裘德树、翁如兰、木心等。近十年来他更将当代艺术作为主攻方向,致立提高国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强国内外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之间的联系。于1998年在美国策划了大型巡回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并出版同名著作,试图把对中国当代美术的介绍和研究从“潮流”转向“个人”。2000年他策划了具有实验性的“关于展览的展览”一一“取缔: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并出版专著讨论展览的社会作用以及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近三年策划的大型展览包括“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2,广州),“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影像展”(2004,纽约、芝加哥、伦敦、柏林等地),和“‘美’的协商”(2005,柏林)。每个展览都提出了特定的有关展览模式的问题。配合这些展览所出版的书籍和图录,以及其他有关当代中国艺术的著作都已成为国际上研究当代中国美术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推动对艺术家做严肃的个案研究和相关展览的同时(徐冰《烟草计划:上海》、宋冬《物尽其用》、张大力《升华》等),2005年在中国深圳策划“翻译与视觉文化国际研讨会”。参与策划了2006年光州双年展等大型展览,对亚洲和全球当代艺术的关系等敏感问题提出看法。
目录: 上编 时空的形象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复古”模式(2008) “复古”的源起 再造“古人之象” 复古的语境 对往昔的“历史化” “意图”的模式 尾声:复古和历史叙事 废墟的内化:传统中国文化中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2007) 丘与墟:消逝与缅怀 碑和枯树:怀古的诗画 迹:景中痕 说“拓片”:一种图像再现方式的物质性和历史性(2003) 两种拓片——碑和帖 拓片的属性 碑帖鉴定 时间的纪念碑:巨形计时器、鼓楼和自鸣钟楼(2003) 传统中国的计时与报时 北京的钟、鼓楼 尾声:西式钟楼 玉骨冰心:中国艺术中的仙山概念和形象(2005) 中国艺术中“仙山”的开创 仙山绘画及其发展 仙山在中国绘画中的“个性化” 黄山摄影 中编 观念的再现 东亚墓葬艺术反思:一个有关方法论的提案(2006) 引言 空间性 物质性 时间性 结论 明器的理论和实践:战国时期礼仪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2006)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三种典型中国艺术传统(2003) 画屏:空间、媒材和主题的互动(1995) 空间,场所 界框,图饰 表面,媒材 正面,背面 图像空间,转喻(metonymic) 诗意空间,隐喻(metaphor) 视觉叙事,窥视 超级图画(meta-picture) 幻象,幻觉艺术,幻化 陈规再造:清宫十二钗与《红楼梦》(1997) 想象之建筑:曹雪芹太虚幻境中的“十二钗” 十二美人的图像志:人物、道具、组合、活动、观众、幻视 帝国的女性空间: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风及圆明园《园景十二咏》 下编 图像的释读 重访《女史箴图》:图像、叙事、风格、时代(2003) 图像志、图像学(iconography/iconology) 风格、手法(style/technique) 年代 屏风入画:中国美术中的三种“画中画”(1996) 范式之一:叙事性手卷画中的屏风 范式之二:《重屏图》和图画幻象 范式之三:山水画屏和心象 终曲:素屏 关于绘画的绘画:闵齐假《西厢记》插图的启示(1996) 清帝的假面舞会:雍正和乾隆的“变装肖像”(1995) 跋绘画的“历史物质性”(2004) 文章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