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德作序,蒋晖长篇导读。非洲文学研究历年成果的一次遴选和集结,收录2007年之前重要的理论和批评文章,呈现这个研究系统内无处不在的深刻分裂。 非洲不只有酋长、殖民史和曼德拉。 同为第三世界,非洲离我们有多远?我们需要怎样的非洲文学研究? 这本文集不仅可以为解答这些问题打开一个进路,也能够在“别求新声于异邦”的诉求之外,为我们提供一面反身观照自己的镜子。 1. 《非洲文学与批评史稿》由两位非裔学者编纂而成,囊括了非洲文学批评与理论的关键文本。 2. 非洲文学研究历年成果的第一次遴选和集结,收录2007年之前重要的理论和批评文章,囊括了法农、桑戈尔、索因卡、恩古吉、阿契贝、马哈福兹、戈迪默等人关于非洲文学的重要论述。 3. 《非洲文学与批评史稿》编选广博,但并不杂乱。不管是介绍“事实”还是辨析“观点”,选文都突显了鲜明的非洲本土立场,能够很好地补充和矫正我们理解非洲的角度,为中国当下的非洲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恰切的“观看之道”。 泰居莫拉?奥拉尼央(Tejumola Olaniyan 1959—2019),尼日利亚学者,任教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领域包括非洲离散文学、非洲文学批评与理论、戏剧理论等。 阿托?奎森(Ato Quayson 1961— ),加纳学者、文学评论家,纽约大学教授,在非洲文学、后殖民研究、都市研究与文学理论等领域出版了多部著作。 《非洲文学与批评史稿》由非裔学者编纂而成,是非洲文学研究历年成果的第一次遴选和集结,收录2007年之前重要的理论和批评文章,囊括了法农、桑戈尔、索因卡、恩古吉、阿契贝、马哈福兹、戈迪默等人关于非洲文学的重要论述。本书的目的与其说是系统地呈现过去几十年非洲文学研究取得的业绩,不如说是呈现这个研究系统内无处不在的、围绕根的问题所产生的深刻分裂。 上卷选录的文章关注“批评”,探讨非洲文学本体论的一系列问题:口语性、作者和读者关系、形式、美学、体裁、语言的批评史等;下卷则关注“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和生态批评等。 在这里,你既可以读到非洲本土知识分子为民族独立运动所激发的深入思考——何为非洲文学?非洲文学应该由什么语言写作?“非洲作家”应该具有怎样的身份意识与责任感?反独裁小说与社会现实主义小说产生了怎样的批判效果?也能于笼罩在非洲文学之上的后殖民、后现代理论的迷雾森林里穿行,从非洲学者对日益破碎的西方理论话语的批判中,辨识出重建整体视野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