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体部分分六章:第一章进一步拓展导论的内容,梳理了文学/环境研究关注的一些主题,并认为跨学科生态批评才能名符其实地代表科学生态学的理论与观点;第二章遵循达尔文在其《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中所提出的人源于早期的生命形式及与其他动物之间仅存在程度上的差别等基本主张;第三章回顾了田园文学文类悠久的历史,也回顾了自然取向的、更新世时期开端的更悠久的人类历史;第四章站在现象学关于人的一切思想都是具象的立场,运用科学取向的观点讨论薇拉·凯瑟的《教授之家》中的地方与人性;第五章中,年轻的海明威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迥然不同的自然遭遇,其“冰山原则”近似于凯瑟的简洁风格实验;最后一章研究开拓性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W.D.豪威尔斯后期的两部小说,其中一部是现实主义小说《狮头山的地主》,另一部是乌托邦小说《来自奥尔特鲁里亚的旅客》。 本书是第二波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代表著作之一,其旨在与第一波生态批评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既要纠正其偏颇,又要拓展其学术空间,还要建构新的理论;既憧憬乌托邦生态理想,还要立足复杂的社会现实,让生态批评真正成为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思潮。 该著最为精彩之处不仅在于洛夫建构了生物学取向的生态批评理论,还在于运用该理论重审经典文学文类、作家及其作品,对其内涵或颠覆、或重构、或拓展,从而极大地丰富与深化了其内容。因此,该著对中国生态批评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