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裝備工約瑟夫.布洛希,這位名噪一時的足球守門員,上午工作報到時,被告知他已遭解雇。無論如何,布洛希將這個事實,也就是當他出現在工人們正休息的工寮門邊時,只有工頭吃著點心抬頭看他這個事實,當作消息早已傳開,於是他離開工地。在街頭,他舉起手臂,不過從他身邊駛過的那輛車並非計程車,布洛希根本也不是為了計程車而舉手。終於,他聽見面前一陣煞車聲,布洛希轉身,身後停著一輛計程車,計程車司機咒罵著,布洛希又轉過身來,上車,讓車開往納須市場(Naschmarkt)。」……被喻為是自貝克特以來最重要的後現代作家,奧地利小說/劇作家彼得?漢克1970年出版(當年他28歲)的小說《守門員的的焦慮》(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THE GOALKEEPERS FEAR OF THE PENALTY KICK),標題的原意為「足球的守門員面對十二碼罰球的焦慮」。這位細細記錄一位曾經名噪一時的足球守門員,在工作被解雇後,在小鎮終日晃蕩的小說,清晰的傳達了六零年代尾七零年代初德國右派獨權的社會焦灼。在小說中,漢克以其他對語言文字精準的執念,以外在連續事件的極為細微的描素,傳達約瑟夫.布洛希注意力的偏差現象,他總是會錯過主要事,而注意到第二件事。小說中帶有一股偵探懸疑的氣氛,但與其「類型小說」最大不同之處,是,漢克故意將其偶發性錯開,疏離化,像是他無動機所犯的謀殺,他醒來後將指紋擦掉,卻忘了床頭櫃上他所留下的幾枚美國錢幣。 年輕時就和德國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鬼混、一同創作的漢克,這本小說一寫完,溫德斯就開始找錢籌拍,成為他備受注意、得獎眾多的電影處女作。在多年後,他們還一同創作文本的《慾望之翼/柏林天使的詩》更是極為纖細傳神的電影。 作者簡介 彼得?漢克Peter Handke 1942年出生於奧地利的克恩滕(Griffen),被喻為自貝克特以來最重要的後現代作家,在1966年,方24歲,以其劇作《冒犯觀眾》(Offending the Audience)引起注意,他亦在此時出版他的第一本小說。其隨後的創作作品囊括詩、戲劇、廣播劇、電影劇本、電影導演以及長篇小說。小說裡他對語言的精確度和實驗性,極為關注。作品多而且深沈。台灣已有中譯的作品包括描寫他母親自殺身亡後的悼念小說《夢外之悲》,描寫三十初歲帶著女兒離開丈夫,獨立生活的《左撇子女人》,以及幾個劇本的合集《冒犯觀眾》。他和溫德斯至少合作超過三部影片,包括《守門員的焦慮》,《歧路》,以及《慾望之翼/柏林天使的詩》。
作者简介: ◎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 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 ◎ 1961 年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24岁出版第一部小说《大黄蜂》,在此之前他已退学专心创作。同年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 ◎ 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他也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 ◎ 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影史经典,他导演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 汉德克 / 在文景 《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骂观众》 Publikumsbeschimpfung 《左撇子女人》 Die linksh?ndige Frau 《无欲的悲歌》 Wunschloses Unglück 《重现》 Die Wiederholung 《缓慢的归乡》 Langsame Heimkehr 《痛苦的中国人》 Der Chinese des Schmerzes 《形同陌路的时刻》 Die Stunde, da wir nichts voneinander wu?t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