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问题与方法


作者:洪子诚     整理日期:2017-01-05 16:00:51


    本书以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的变迁轨迹为考察对象,从当代文学的体制、生产、资源等观察角度,关注当代作家生存和文学生长的环境;并从学科的生成和建构等问题出发,把当代文学纳入相关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讨,通过对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文学史家研究状况的考察,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本书既有书斋专著严谨而厚实的特点,又保留了课堂即兴发挥的轻松氛围和鲜活的口语风格,不失为一种富有变革与创新意义的著述体例。

作者简介:
    洪子诚,1939年4月生,广东揭阳人。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现状批评、中国新诗等课程。主要著述如下:
   《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张钟等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与谢冕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理论资料》(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当代文学概说》,香港青文书屋,1997年。
   《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两意集》(与么书仪合著),学苑出版社,1999年。
   《当代文学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韩国比峰出版社,2000年。

目录:
  自序
  前言 课程介绍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研究“滞后”的原因
  寻找新的“学科话语”
  第二讲 立场和方法
  文学史的“写作”
  阐释对象和阐释主体
  “历史的偶然”
  “叙事形式”和“真实性”
  “时间”与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关注点
  历史“碎片”的整理
  “对抗性”的线索
  概念和叙述的“清理”
  “内部研究”
  第三讲 断裂与承续
  “断裂”:作为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面临的压力
  为问题寻找“参照”
  “进化”的文学观
  对“转折”的研究
  第四讲 “当代文学”的生成
  40年代文学的“可能性”
  “文学共生”的想像
  “独立的”文学传统
  缠绕不清的问题
  “一体化”和“价值多元”
  文坛派别的类型划分
  类型分析的目标
  第五讲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
  当代的文学机构
  出版业和文学报刊
  “自由表达”的可能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几个问题
  第六讲 当代的文学“经典”
  可供观察的方面(一)
  有关的题外话
  可供观察的方面(二)
  当代“经典”的若干问题
  对西方经典的“自主姿态”
  对于“现代派”的策略
  第七讲 当代文学的“资源”
  “左翼文学”等概念
  《夜读偶记》和卢卡契
  激烈拒绝的态度
  “异化”问题
  革命文学的“宿命”
  革命文学的“驯化”
  批判性失去之后
  参考书目





上一本:生命流泪的样子 下一本:白先勇自选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问题与方法的作者是洪子诚,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