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初唐渐盛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在礼乐建设、文化事业、文学创作、提携后进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在中国政治史与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对这位作家的个案研究,既可以对其生平、交游、思想及诗文创作做一全面清理,对其地位和价值重新评估,凸显作家的独特魅力;同时,以对个体研究为契入点,对初唐文学向盛唐文学的过渡作具体的深层次的探讨。 第一章考察张说的生平世系及政治功绩。第一节简述张说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第二节对张说的籍贯归属:范阳说、洛阳说、河东说详加考辨,以列表形式勾勒出张说的谱系递传与大事年表,全面再现作家生平;第三节对张说的文治武功综合评价,通过国史监修与大型图书编撰、对丽正书院的文化贡献、“吏治与文治之争”、文儒的文治主张、三度从戎经历、贬谪原因及心态、对后进的诱掖奖劝等若干专题的分析,概述其政治功绩。 第二章有重点地考察张说的交游情况,将其交游对象分为皇帝、文士、文士集团三种类型,与近五十名文士的交流,又分别按照其活跃在武后、中宗、睿宗、玄宗的具体时期,分别列为一节单独探讨,以图通过此章,勾画出初唐渐盛之际以张说为中心,文人与文人集团所具有的各自面貌及共同倾向,以及张说在当时政治和文学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考察张说的思想。第一节论述张说的儒家思想,着重探讨儒家思想所包涵的人文礼乐、和谐中和精神在张说思想中的体现;第二节分析张说的佛家思想,从宗派归属、僧侣交往、佛事活动、禅学文艺四个方面予以阐述;第三节论析张说的道家思想,在道学素养、道士交往、玄道文艺三个方面加以申发;第四节对张说的文艺思想进行考察,针对初唐渐盛的文风转变,张说提出重风雅气骨、推滋味辞采、评古论今兼容并蓄、文质并重等主张,代表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召唤盛唐风神的到来,文章都一一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全面考察张说诗歌的创作。张说作为初唐渐盛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其诗歌创作呈现出从“初唐遗味”到“盛唐新风”的过渡性。第一节,对张说诗歌的创作历程、特点及唐诗史地位进行概述,对诗歌创作的背景、内容作了分析;然后按照诗歌类型分为应制诗、山水诗、送别诗及其他题材如边塞诗、感怀诗、闲适诗、咏史诗、怀古诗等,分别在第二节至第五节详细论述,基于作品对张说的诗歌创作的题材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清理;第六节则从体裁、格律、修辞等诗歌形式方面对张说的诗歌艺术加以概括;最后的第七节浅析张说对唐代诗作影响,重点探讨了其对杜甫诗的影响。 第五章考察张说的韵文、散文、传奇创作。第一节是对张说文章创作进行整体评说,探讨其骈散相间、运散于骈的创新意识,于宏丽之中洋溢雄浑之大手笔,对于确定其文学史地位是很有帮助的。接着对张说的韵文、散文作大略考述,第二节对张说创作的抒情文体、叙事文体和议论文体分类阐述,对其赋文、颂赞、哀祭、序记、书简、策问、表奏等文体做了全面的梳理和论述;第三节则是对张说久负盛名的碑铭、墓志做专题研究,突出其大手笔特征,并概括出碑志的时代特征;第四节对系名张说的五篇传奇详加讨论,以论证张说撰写传奇之可能。 结语在正文对张说全面研究的基础之上,简要总结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充分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对于学术界普遍存在的评价偏低、偏颇的看法作了辨析与修正。附论是对张说的补充研究。附论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勾勒出张说诗文集结集与版本流传、递藏的线索。 作者简介 周睿,1979年出生于重庆。西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在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2010年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系任访问学者。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韵文学会、四川省杜甫研究会、重庆市古代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首批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主持教育部、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项,出版专著一部(中华书局出版),发表研究论文二十多篇。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化国际化与当下化、重庆地域文化等研究。为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开设了数十门课程,其中部分为双语课程。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张说生平研究 第一节 张说的时代和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节 张说籍贯、世系考辨 第三节 张说的文治武功述略 第二章 张说交游研究 第一节 张说与初盛唐君王关系 第二节 张说与武后、中宗、睿宗时期文士的交往 第三节 张说与玄宗时期文士的交往(上) 第四节 张说与玄宗时期文士的交往(下) 第五节 与张说相关的文士集团 第三章 张说思想研究 第一节 儒家思想 第二节 佛家思想 第三节 道家思想 第四节 文艺思想 第四章 张说诗歌研究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应制诗研究 第三节 山水诗研究 第四节 送别诗研究 第五节 其他题材诗研究 第六节 诗歌艺术研究 第七节 对唐代诗作的影响 第五章 张说韵文、散文与传奇研究 第一节 文章创作整体评说 第二节 韵文、散文分体研究(上) 第三节 韵文、散文分体研究(下) 第四节 传奇研究 结语 附论 张说诗文集结集与版本流传、递藏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