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诗歌是朦胧派诗歌创作的代表,本书精选了舒婷最具有代表性地诗歌一百多篇。这些诗歌善于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这些句式便于表现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的纠结、缠绕、冲突,以及为矛盾冲突的情感寻找解脱、出路的努力。她的诗歌之所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原因即在此。
作者简介 舒婷(1952年-),原名龚佩瑜,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舒婷著有诗集《童年絮味》《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 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
目录: 致大海·1 珠贝——大海的眼泪·4 船·6 初春·8 人心的法则·10 中秋夜·12 悼·14 也许?·16 小窗之歌·18 献给我的同代人·20 群雕·22 馈赠·24 落叶·26 这也是一切·29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31 风暴过去之后·33 土地情诗·37 在诗歌的十字架上·39 白天鹅·42 还乡·44 “?。!”·46 黄昏星·48 远方·51 诗与诗人·53 黄昏剪辑·55 会唱歌的鸢尾花·61 寄杭城·70 致——·71 赠·73 春夜·75 秋夜送友·77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79 四月的黄昏·81 思念·82 “我爱你”·83 心愿·84 自画像·86 黄昏·88 雨别·89 无题(一)·90 致橡树·92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94 双桅船·96 礁石与灯标·97 北戴河之滨·99 在潮湿的小站上·101 赠别·102 兄弟,我在这儿·104 北京深秋的晚上·106 那一年七月·110 呵,母亲·113 读给妈妈听的诗·115 献给母亲的方尖碑·117 怀念·119 给二舅舅的家书·121 送友出国·124 你们的名字·126 国光·128 老朋友阿西·130 聪的羽绒衣·132 再见,柏林西(组诗四首)·134 西西里太阳·138 别了,白手帕·140 神女峰·142 流水线·144 墙·146 往事二三·148 路遇·149 枫叶·150 惠安女子·152 奔月·154 童话诗人·155 放逐孤岛·157 破碎万花筒·159 阿敏在咖啡馆·161 惊蛰·163 白柯·166 水杉·168 旅馆之夜·170 镜·172 水仙·174 女朋友的双人房·176 春雨绵绵·179 眠钟·182 履历表·184 停电的日子·186 秋思·189 立秋华年·191 日落白藤湖·193 始祖鸟·195 圆寂·197 原色·199 ……之间·201 复活·203 禅宗修习地·205 滴水观音·207 夜读·209 一种演奏风格·210 安的中国心·212 红卫兵墓地·215 好朋友·217 天职·218 女侍·220 朔望·222 不归路·223 绝响·225 雾潮·227 空房子·229 春日晴好·231 离人·233 山盟海誓·235 叫哥哥·237 皂香草·239 享受宁静·241 对于纯蓝的厌倦·243 这个人·245 血缘的分流(组诗)·248 残网上的虫蜕·257 蚕眠·263 都市变奏·267 平安夜即将来临·277 真谛·279 伟大题材·281 白鹤·283 读雪·285 最后的挽歌·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