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辛,1925年2月出生于天津,原籍武清县。高中学历,编辑出身。1946年5月参加革命,经营书店。1951年任职于天津市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宗教事务处。“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劳动。1978年以后历任市政协文史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副主任。1992年离休。1993年受聘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本人身世卑微,性情耿介,一向愤世嫉俗,因此命运坎坷。1946年我21岁参加革命(经营书店),1950年加入共产党,由于工作调动而弃文从政,此后便遭受“左倾”势力的歧视与排斥,先是党员预备期拖宕8年之久,后又因为反右派斗争被撤销党籍。面对“左倾”强势打压,我是无辜弱者,虽一再申诉也无济于事。此后政治运动接二连三,我竞在党外漂泊了将近半个世纪。在我离休10年后78岁时,终于重新回归党内,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我已86岁又披上“优秀共产党员”绶带。可以说,我经历了传奇般的革命生涯,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态势。 我因此沉思良久:当年众多热切献身革命事业的知识分子,历经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劲浪潮,不断受到冲击甚至沦为“右派”,即或不公平,也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历史的必然命运。“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矢志不渝,继续努力攀登社会主义高峰,方显出革命者本色,所以无须念念不忘曾受过政治伤害而耿耿于怀。有感于此,遂提笔写就题为《苦旅甘泉》的回忆录,记述个人坎坷受难与勤奋敬业的一生经历,也算是一笔“文化遗产”,留给家人与挚友存阅,当时无意公之于世。 岁登耄耋,心怠力衰,逐渐淡出文苑。不曾想,在2017年6月,全国政协文史馆与我取得联系,告知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名为“讲述中国”口述史的文化工程,准备对我进行采访录像。当时想,我不过是一个从事编史修志的编辑,且已离休二十余载,是非功过任凭世人评说,我也不介意,又何必多此一举?继而一想,我与全国政协毕竟曾经也算是“一家人”,却之不恭,既然要录就来录吧!当全国政协文史馆寄来录像光盘后,感觉谈得有点哕唆,且有口误,不尽如人意。于是我对录像的口述内容略加梳理,完成一篇口述史的文字稿,当即寄给全国政协文史馆存档备考,以弥补不足。 因此,这篇“口述史文稿”就与原来的“苦旅甘泉”形成回忆录的姊妹篇,两者间隔5年之久。 2018年初,天津人民出版社王康同志来访,谈及出版社有意派岳勇同志为我录口述史,我当即回答不久前已由全国政协文史馆录制过,并出示口述史文字稿请她过目;随后又将旧稿“苦旅甘泉”请王康、岳勇二位同志阅评。不久接受岳勇的一次访谈,商定为我出版回忆录,并将“口述史文稿”的某些内容纳入其中,融为一体,编成本书稿,非常感谢岳勇同志的精心操作。 又,2015年9月,天津美术学院与市文史研究馆曾联合举办铁蹄下的青春——杨大辛与1943年“津京木刻展”,展出我早年的木刻作品,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早在1991年曾对当年从事木刻创作的经历发表过一篇回忆文章,作为附录也一并收入集中。 垂暮之年,愉悦感受“夕阳无限好”;欣逢盛世,但愿再迎几载艳阳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