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五十岁进上海人民出版社,任《青年一代》编辑、记者,到退休年龄,单位回聘我五年,一直干到六十五岁离开,足足在《青年一代》工作了十五个春秋。 十五年经历的事情甚多,于是写了一本《一个编辑的手记》,主编夏画、同事何公心读后提出意见,说我没有写出《青年一代》辉煌。我表白:“《青年一代》的辉煌应由主编写,他掌管全局,我只知局部,我写不恰当。”我说的是真心话。 此说一去十年,每每想起,总觉这件大事没有完成。去年,中西书局出版我的《老吉随笔》,责任编辑张安庆对我说:“你应该写写《青年一代》的辉煌,你有亲身经历,不写很可惜!”言后,他又加了一句:“你写出来,我们出版。”这话对我触动很大,张安庆同志了解《青年一代》曾在社会上产生过的巨大影响,他和我的主编、同事有同样想法,他们都说写《青年一代》的辉煌很有必要,它应该在期刊史上留下文字记录。 主编和我都已风烛残年,不能再等,应该尽快动笔,一股写作冲动油然升起——让我套用一句大家熟知的语式:我不下笔墨,谁下笔墨?! 怎样写?不写全部,只写辉煌的七年。 写什么?不说理论,只写自己亲历的事。 于是,顺着思路,查阅资料,写好一篇,再想一篇,一篇篇往下写,经过半年努力,终于写出了61篇短文,分7个栏目,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里必须说明,《青年一代》的辉煌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创造的,它是由全体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只是其中一个拾柴人。 此书能与读者见面,寻根追源,是主编夏画及同事何公心在我心里播下了种子,是热心同行张安庆大力催生结出的果子。“孩子”生下来了,自己喜爱,不知是否能获得别人欢喜?不管怎样,我遂了心愿,交了考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