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中,来自全球各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姓都有,姓往往成为民族背景的表征。电话本中Q,X,Y,Z栏下的华人占了很大百分比。但对于名人与富豪家族,为了社会上的名气与遗产的继承,姓还是很有用途的。对女性来说,一般结婚后,大部分女性会改姓夫姓,也有较著名的女性或有较著名父姓(如肯尼迪)的女性,将其父姓与夫姓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姓(由于这时候母姓在全名的中间,所以也可称为中间姓)。譬如肯尼迪总统的妹妹结婚后,改姓为肯尼迪·胥莱佛,胥莱佛是肯尼迪总统妹夫的姓;而肯尼迪总统的女儿结婚后就将姓改成了肯尼迪·胥劳斯波格,胥劳斯波格是她丈夫的姓。但丈夫将其父姓改为妻子的姓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仅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女性还是从属的。女性结婚后不改姓的极为少数,因为这会带来诸多不便。 美国的整个社会制度,从银行账号、年终报税,到房屋购买,都是为一姓家庭而设置的。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姓,许多时候连表格都无法填,并需许多证明来证实两个不同姓的一男一女属于同一个家庭。因为从中国大陆来的华人夫妻一般都不同姓,在购房、申请银行账户、贷款时,经常要多费一番口舌,许多时候还非得出示公证过的结婚证明才能让人相信是真正的夫妻关系。另外,美国子女一般都随父姓,只有当父亲是未知的或未婚母亲的单亲家庭,子女才会随母姓。例如美国女演员朱迪·福思特,由于除了她自己以外,无人知道她孩子的父亲是谁,所以孩子当然只能随母姓了。总而言之,姓在美国更多是作为法律对家庭的认同,为了社会生活的方便,很少作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在美国的盐湖城有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家谱图书馆,各种语言的家谱都有,包括中文的,并不局限于美国居民,因为它接受世界上任何家族的家谱捐献,但最多也就上溯几百年,与中国许多延续达千年以上的家谱(如孔子家谱)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一结婚妇女就改姓的习俗,对于不离婚的家庭问题还不大。但对于离婚率高、视离婚如换车的美国,妇女离婚后再婚就必须再改一次姓,每一次改姓都要通知政府有关部门、银行、工作单位等等。一个遗漏就会不知何时带来无穷的麻烦。笔者有一位朋友结过三次婚,而其中有一次结婚改名时不知为何未通知交运局。恰巧另有一同名同姓但不同出生年月的女士也在同一城市,这位朋友在重新申请驾驶执照时差点被治冒名顶替之罪。美国自己号称是女权运动发达的国家,但是不管有多少妇女参政,不管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上的地位有多大的提高,且有与男性相近的工资水平,女权运动却总永远落在中国后面,因为美国妇女还得像中国古代妇女一样,一结婚就改为夫姓。 在美国的各国新移民,从黑人到拉丁裔人士,大多保持原有的名字,甚至对出生在美国的下一代,不少也还沿用原有文化的取名习惯,没有人不对自己的原有文化感到自豪的。如来自奥地利、以男士选美开始出人头地、以电影明星的号召力人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并一做就是七年的阿诺德·施瓦辛格,就保持着他原有的名字。老一代的来美华人,从1950年直到1990年,很少有到了美国后换个洋名的,尽管他们可能已经人籍并成为地地道道的洋人了。譬如笔者曾在杨振宁任教的美国大学内就学多年,就从来没听说过他用过英文名字,美国朝野都只知C.N.Yang。去美国留过学,现在中国的老一辈华人,许多也从来没有改过名字。当年周恩来、邓小平去法国留学,李鹏去苏联留学,大概也是用的中国名字。改革开放后最初出国的大批留学生,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改了名字。其实,用英文名除了在英文对话中称呼方便之外,其他并无多大好处。 可是,在现代中国许多大城市内,外资企业或是国有公司内的员工,多半会以英文名字互称,仿佛用了中国姓名就会显得土气。据说有的公司甚至规定所有员工都要用英文名字,如果没有,公司会帮着取。不知是为了崇英(文)呢还是为了迷外创造条件?奇怪的是,笔者尚未遇到一个取日文或其他语种名字的白领,尽管日本、法国、德国都与中国有大量的商业来往。当这些中国白领穿着汉服,讲着国语,在中国做着百分之百的中国人,却互相叫着萨丽、彼得、汤姆的洋名,真不知让人作何感想。看来他们在高歌“东方之珠”时,得好好学一下武侠小说内那些行不改名、坐不更姓的豪杰。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中,如泰国、韩国、日本,笔者也遇到许多外资企业的雇员,名片递上来,几乎都是当地语言翻成英文的姓名,尚无见到一张名片一面是当地语言,另一面是英文但是不同的名字。看来取洋名是中国当代与国际接轨运动中的一条歧轨。但也有一些外国人,特别是研究汉学的,取了汉字姓名。很多有名的学者在中国以汉名闻名,真正的英文姓名反而很少有人知道。譬如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约翰·金·范尔班克(John King Fairbank)可能在中国无人知晓,可是他的汉名费正清却是大名鼎鼎的,笔者以前一直以为他是一位华裔教授。又譬如以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史闻名华夏的李约瑟博士,他的英文姓名为约瑟夫·特伦斯·蒙哥马利·尼达姆(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很陌生的。 P6-8 本书作者良人先生长期生活在美洲,活跃在当地华人社区近三十年,又长年来往于中美两国,对东西方文化的相遇、撞击深有感触。书中有对美国社会细致深入、客观详尽的描述,对欲赴美旅游参观、留学就职、移民定居者必有可鉴之处。 ————美国佛罗里达州针灸委员会主席,大西洋中医学院院长朱海纳 作为深谙中西文化、文理兼备的华人学者,良人先生的美国观察没有那种雾里看花、管窥蠡测的常见病,不仅翔实深入,可读性强..而且理性执中,清澈平和,犹如理解中美社会文化差异的“显微镜”和“探照灯”,也是化解那些似是而非的论争的温和解药。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 作为拥有美中双重背景并不断在两种文化中穿越和生存的人,良人先生对不同文化的差异感、冲突感,远比主要在单一文化中生存的人强烈得多,他对美中文化的对比性陈述,剖析细致入微,对比鲜明强烈。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美中生活的对比性介绍和导读,更是以讲清文化之差异为旨归。 ————前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