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不愧是著名的文化学者,她思想前瞻,观点新颖,思维严谨,旁征博引地阐述了仁爱的真正含义。她说,仁爱以恭、宽、信、敏、惠五行于天下,“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答了现代社会人类经常身处困惑的原因并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只有让心变得强大,才能托起生活中或彼或此的纷繁诱惑和艰难选择”。 说到儒道两家的不可分割性时,于丹教授以强调的语气说,儒家教我们仁爱忠恕,教我们在大地上做圣贤;而道家以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出世、超脱的情怀教我们在生命的长空中做个逍遥人。只有真正做到社会、自然、自我三重关系统而合一,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那生命就能够创造最大的价值。因此,和谐社会,一定是始自心灵。心灵的权力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 在报告中,于丹教授还援引了曾子、荀子等圣贤的言论事迹和临沂历史上七孝的故事,迅速拉近了与临沂人的距离,使大家听起来很有亲切感。典雅的历史名句,通俗易懂的故事,富有哲理的语言,引起了广大听众的共鸣。她的精彩报告,唤起了我们对中华古典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境界。报告会现场秩序良好,多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整个报告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许多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意犹未尽。 秋高气爽,夕阳美好,一抹晚霞挂在西边的天际。报告会结束已是下午五时许,于丹教授顾不上休息,更换便装后,兴致勃勃地在我的陪同下参观了王羲之故居。秋日的故居,绿树成荫,芳草菲菲,晋韵古风,翰墨飘香,在繁华的闹市区独取一份宁静与安逸、古典与风雅,于熙熙攘攘的商业气息中彰显历史的厚重感与浓郁的文化魂。她很认真地听着讲解,细致了解书圣的相关情况。我为她讲述了洗砚池得名的来历。相传王羲之幼时在此练习书法,每次练字完毕,都要到他家旁边的一个池塘里涮笔洗砚,天长日久,原本清澈透明的池水被墨汁染得乌黑,遂为洗砚池留下了“故居砚池美名扬,琅琊书台幽香飘”的千古美谈。于丹教授久久流连,脸上写满了庄重与崇敬。 在晋墨斋旁,我们一起吟诵谢安的兰亭诗:“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薄云罗物景,微风扇轻航。醇醪陶元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像,安复觉彭殇。”她很是享受故居的人文自然环境,盛赞故居的修复与管理。在巨大的《兰亭序》石碑前,我们合影留念。踏着落日的余晖,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去。 在返回宾馆的车上,我不失时机地向于丹教授介绍临沂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红色文化,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巨变,聊得很是投缘。谈兴正浓,她忽然提出不回宾馆吃晚饭了,要我安排一家最具临沂特色的小店就餐。我认真思考后,带她沿沂蒙路,过枋河大桥,来到位于北城新区的康康糁府。糁府店面不大,装修得挺雅致。临窗而坐,心旷神怡。于丹教授对我说,在吃的问题上,她历来反对铺张浪费,也不讲究珍馐名馔,只求吃得随意可口。这小餐馆很合她的心意。冻猪头肉、油炸全蝎、炒牛蒡丝、炖小草鸡,四菜一上来,一桌五人便开喝了。于丹教授十分爽快,三杯红酒过后,便和我们开始了从容而又无拘无束的神聊漫侃。热气腾腾的甲鱼糁端上来了,于丹教授先尝了一口,连声道:“好喝,味道好极了。”我热情洋溢地给她讲了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沂州府品糁的故事,以及“糁”字的来历及其“热、辣、香、肥”的特点。于丹教授听得津津有味。店老板贾先生乃一儒商,更是十分热情。于丹教授吃着刚出炉的烤牌,连喝了五小碗糁,我又为她盛了一小碗,取“六六大顺”之意,她欣然应允,并真诚地对我说:“去了那么多地方,这是吃得最有特色的一次!临沂糁果真名不虚传!” 饭后,我陪于丹教授观赏临沂城的夜景。先驱车绕市行政办公楼一周,后又驶在滨河大道上。在夜幕下,璀璨灯光逶迤前行,沂河两岸,灯光闪闪,五光十色。看到两岸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的美景,她感慨地说:“我去过国内很多城市。南方城市洋气而不大气,北方城市大气而不洋气,临沂是既大气又洋气,实在是太美了!”我们先从滨河国际广场向回转,车停在沂蒙广场,这里到处是载歌载舞和悠闲散步的人们。漫步沂河畔,举目是满眼的秀色,遍地是迷人的夜景。整个滨河两岸,华灯齐放,河水倒映,波光粼粼。细细品味“环荫深处秋波碧,沂河两岸金风细”的风情,我向她自豪地遥指霓虹闪亮的326米高的临沂新广播电视发射塔和湖中呈扬帆状的大型水上实景《蒙山沂水》演出现场。 P2-4 我喜欢散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喜欢秋天,因为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硕果飘香。 2010年秋,我的散文集《那年,放电影》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七年后的秋天,她的姊妹篇《那年,看电影》近日将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此时,我的心情自然有许多感慨。 《那年,放电影》收录了新时期以来我在报刊上发表的百余篇散文中的60篇,出版后,一时获得广大读者的好评。省内外30余位文艺评论家对此书做了热情中肯的评论,给予了充分鼓励和肯定,使我很受鼓舞和鞭策。 “一年一度秋风劲,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在丁酉,我从近些年来已公开发表的近百篇散文中又选了55篇,名曰《那年,看电影》结集出版。有文友问,您散文集的名字,为什么总是围绕“电影”二字。因为,我从小喜欢看电影,参军以后放电影,也是在部队放电影时提拔的军官。同时,电影是由蒙太奇分镜头故事片段组成的,收录在散文集里的一些文章,是我人生片段的真实记录和情感抒怀。因此,我和电影有着浓厚的不解之缘。 大家知道,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影响广泛并备受广大读者青睐的文体。根据其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又分为叙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评论性散文。它在文学中是自我情感的表现和抒发,无论写天地人间、山川河流,还是写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是用眼睛观察、心灵思考、情感抒发的结果。要写好散文,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散文写作贵在情的真实。因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更是散文的生命。散文是作者面对读者抒发情感、感叹人生、诉说忧乐的最真实、最诚挚的艺术。因此,在文学创作的园地里,散文以它可贵的品质“真”而独树一帜。无论是散文大家还是散文爱好者,在创作或品评散文作品时,在对散文的真、善、美做艺术鉴赏时,无不把“真”放在首位,正如台湾作家余光中所说:“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该是散文。” 我想,散文就是真人真事、真思想、真感情,是将一颗真诚之心付诸文字并捧给读者。 所以,我一直认为散文来不得半点虚构,更不能移花接木。虽然,有的人说散文可以虚构,但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能虚构。散文不是小说。小说是靠故事吸引人,靠人物抓住人心;散文则是真情的凝聚,具有诗的蕴涵和文采,具有哲理的思考,更具有人生真谛的探究和独具个性的语言,从而感染人、陶冶人、净化人。也只有真实发生的东西用散文叙述,才能给人真实、真切的感觉。因此,“真实”是一条船,会把我们载向“善良”和“美好”的彼岸。 第二,散文写作必须热爱生活。我认为,作家应该首先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家,具备慈悲之心,具备博爱之心,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他人,才能锻炼出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才会锻炼出敏锐、激情的头脑,在生活、学习和思考的相互碰撞中激发出写作的冲动。同时,作家本人也一定要吃苦耐劳,守得住清贫和寂寞,这样内心极其真实、真情的散文才会从优美的思想里流淌出来,成为启迪人类灵魂的华章。 第三,散文写作要多读书,要写出个性。写散文要博览群书,通古达今,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底蕴。这样的散文耐读、耐看,哪怕是平实的记录,都有它蕴含历史内涵的一面。所以,写好散文,博览群书,多读,“多才之上,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钱锺书先生在写《管锥编》时引用中外典籍数千种,可见读书之多。读书要有个标杆,“古人学不厌,读书辄干遍。熟则能生巧,其义可自见”。读多了就知道什么文章好,什么文章差。所以书不可乱读,文章则要厚积薄发。此外,写散文还要注意不跟风,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既要把自己的欢乐或痛楚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也要把人类的欢乐或痛苦写出来,才能够感染人。许多读者也就会随之而欢欣鼓舞或泪水滂沱,这就是散文创作的成功和幸运! 第四,散文写作一定要讲究美。有人将散文直接称为美文。其实,散文之所以称为美文不仅是因为它的语言美,而是应该从整体上将散文称为美的艺术,只不过这种美的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以语言符号进行的。而音乐美的艺术是靠音符旋律表达的;绘画美的艺术是靠线条、色彩体现的。各种艺术形式在美的艺术共性中,各有它们不同的审美艺术个性。 写散文要有美的情操,美的境界,特别是美的语言。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追求美之语句的名言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杜甫对语言的要求是何等严格。我想,散文与诗只是一邻之隔,如果说诗歌是语言的河岸而约束着河水的流淌,那么当河水涨满冲决了堤岸而变成湖泊,这湖泊便成了散文。因而,散文的语言之美显得更自由,更洒脱,更多姿多彩。 散文大家梁衡讲,文学是以发现美为己任,我们既然可以到山水中去体验美感,体验雄伟与秀丽、险绝与舒展、激越与恬静,为什么不可以到人物的群山中去寻找体验呢?体验他们的创造与失败、奋斗与牺牲、欢乐与悲伤,其所取得的辉煌之美、深邃之美、悲怆之美又更在对山水的体验之上。 我认为,散文这一文体,不像诗歌那样受韵律的约束,也不像小说特别是中长篇小说那样洋洋洒洒几万言乃至几十万言的形式叙事,更不像戏剧那样要靠人物的对白推动矛盾的发展,它完全是靠自由灵活的形式,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正是由于散文的形式之美,才使散文家得以用散文这一文体将自己无拘无束的内心情感表露出来。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弯月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同样,我也喜欢郭沫若的散文,他的散文像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我的老师、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曾说过:“散文易学难工。”我感觉写好散文尤其难,因为散文这种文体人人都会写,但真正写好一篇散文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观点,但是真正要让读者看了以后喜欢是很难的。要做到读者喜欢,然后让读者感动,我认为满怀深情含着眼泪写的散文往往是好的散文。为什么呢?因为它首先要感动自己才可能感动他人。如果自己马马虎虎写得很不认真,那怎么能让读者感动呢。所以,要很真诚地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对人生苦难的感受。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写了很多的散文,但让自己满意的却不多。所以,我觉得散文作品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这对每个作家来说都是如此的。一个散文作家一生中能够写出几篇经典的散文就了不起了。好的散文能够在感情上让读者看了以后感动、回味,能够让读者在心灵上受到震撼。 我热爱生活,钟情文艺,喜欢散文。多年来,我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融为一体,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写了不少东西,有些是比较深刻的,但更多的是比较浅显的。在此,诚请诸友批评指正。在今后的散文创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在创作之路上坚持走下去。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很多领导、同事和好友的支持和帮助。我尊敬的好友、著名诗人、解放军报社孙临平将军热情洋溢地为本书做了序;好友、著名书法家、淄博市原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王顶岐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高明 2017年10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