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日本,自然会去找这里美丽的女子。我发觉,这里这个民族,天生爱美,爱营造美。 要欣赏东瀛女子的美,你要先去欣赏她们亲手剪裁、栽培的盆景花卉。在大阪的天守阁公园外,我看到了经过精心修剪的各色菊花花艺展。一头浑圆,一头变尖,由圆慢慢缩成一点,这似乎能够表明某种性格特点,达成了审美的黄金比例。既不是太圆润,也不至于太锋芒,一头针尖,一头圆滑,正好说明了某种性格上的中和端庄。你既不可以总是锋芒毕露,但你也不可能总是浑圆厚黑,这会让人觉得你不真实,做人无个性,太累。因此,如果能结合这两者在一种个性中,有宽有窄,有退有进,有老实浑厚,又有璀璨性格,掷地有声,这会让你在人际关系中脱颖而出。 曾经订阅过一本日式杂志,很早就对日式花艺有了自己的认识。在他们的花艺特色中,我看到四个字:耐性,尽心。对美的追求是人心的终极追求之一,然而,如果让花朵自然绽放,而不修剪出一定的形状,可能会流于混乱和无序,野生然而庞杂。在这里,我看到的花艺,既原生,又后天,你只是轻微地改变一下花朵整体的形状,却又带来别样的审美情趣。 是的,你也许会说,这种花艺有点雕琢。在日本,你随处可见一种雕琢过后的美丽,其魅力在于,把握了美的本质之后,随心所欲地创造美。美并不只是一种平常,还真的是一种经过创造出来的产物。而只有通过人的加工创造,那美也才富有了性格。 因此,我喜欢通过观赏东瀛女子戴花的不同位置,来猜测她的性格。这里女子戴花,从不匆忙烦乱,而是沿袭一种至中至和的传统。你看她,长发必得编成小辫,挽成发髻,歪歪地梳在一边,然后穿过发稍,在右后侧戴一朵不大不小的花朵。花朵和头发相映成趣,好像那花能很自然地在发上长着,不觉得突兀多余,更不觉得扭捏作态。 花朵,成为女子无声的语言,在靠近右侧颈项处,正好靠近一个敏感带,这里有着女子心事的无声倾诉,再配上木屐的嗒嗒声,裙服在地上拖延,让你好像回到了中国的唐代,那些仕女走下来,给你别样情致,召唤你的靠近。 我想,这里是适合像我这种文人常年居住的,因为现代化并没有抹煞女子们对美的追求。我住在北京,已经很久没有看见戴花的女子了。记得两个月前,我在H&M的店,买了一朵紫色小花,戴了两次就不好意思再戴了,因为周围真的没有这种传统。我也恨自己的短发,不好戴花。 因此,看到京都东瀛女子戴花,不由得生出一种莫名的嫉妒心和喜爱。这里应该也是男子的天堂了,男子可以暗赏无数女子的风情,好像又回到了艺伎时代,女子随意流露的风情韵味,表达着内心对于爱情的崇敬与向往。荷尔蒙飘飞的季节,爱情真的可以随处发生,播散出它的光芒。P6-7 十来年前,我住在川东,那时候,我能感受到的幸福,是如此地让人怀念。我认为,周末和家人一起旅游最近的公园,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在温暖的阳光下荡舟前行,时不时地朗诵古诗词,让生活充满古典情怀,一路欣赏美景,并且品尝食物,就是幸福。那时的幸福,其实就是相爱的人可以在一起。同时,也要有更干净的空气,更纯净的水,生活节奏不要太快,可以慢活一点。 而到了城市,我第一次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也尝到了分手的痛苦。我的幸福指数因此而起起伏伏。他的到来似乎能让我在“幸福”中眩晕,但一切都太浓烈,太迅速,好像需要马上完成一次欲望的仪式,当这种男女感情从“细水长流”滑落到欲望操作,早已经离幸福倡导的“清欢”质地越来越远了。你感受不到对方对你真正的关怀、支持和陪伴,感受不到他对你无条件地接纳和保护,只有一种占有的刺激,男欢女爱的感性吸引。 分手后,我花了好几年时间才从失恋抑郁的低谷缓过来,我知道,我没有学习到爱的功课,真正的爱是不需要占有和要求的,应该是一种无为,一种关照,我还不能够放下一切去关照他,我只是爱上了他给我营造的一种爱情的感觉。 因此,女子一定要小心,爱情的欢乐并不一定就能为你带来真正的幸福,也有可能会种下不幸的苦果。当你因为爱情而丧失了自我,不懂得自爱,也不懂得换位到对方的角度去为他设想,那么这会给双方带来心灵上的打击。 是的,什么是幸福?我们是不是已经离它越来越远?都市越来越缺少人情味,为了经济发展目标,人们彼此防备,彼此倾轧,然而这又能怎样呢?在获得了更多物质快乐的同时,你的内心就感到充实了吗?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发展中,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真正的幸福,并不需要多么迅猛的发展呢?反而是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行者,喜欢四处游走。他形容的幸福,是能够独自穿越美丽的草原,看到尽头的晚霞。那位朋友不想为了物质而过度操劳,他喜欢四处游玩,写作,带领人们阅读《论语》《大学》《中庸》等国学著作,掀起汉学复归的风潮。他追求纯粹精神上的超越,追求道德上的修养,以及能够为国为公的清廉。所谓“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我还有一个朋友,她安然于一分平凡有趣的工作,最喜欢的事情是参与各种身心灵工作坊,并进行各种身心灵疗愈实践。她热爱旅行,热爱交友、艺术等等,会很真心地投入进去,把诗情画意带到生活中的每一天。跟她一起去旅行,你会看到她真心投入到大自然中,把自己演化成大自然的一部分。她真正地投入到当下的幸福中去。 其实,如果你能够在凡间拥有一份超凡脱俗的精神生活,那么你也会是幸福、快乐并充实的。印度哲人克里希拉穆提曾说:“如果真的热爱地球,我们自会节俭地使用地球资源。我们从未坐下来看看星辰、明月和树木。我们从不喜欢用双手在地球上耕作,我们以用双手劳动为耻。但是,若你用双手在地球上劳作,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 克里希拉穆提曾经让信徒尝试去观看夕阳的美,欣赏那转瞬即逝的片刻,那个时候,整个人完全静定,没有波澜起伏,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美景中的平和。其实,你的所需,是一些真正停下来的片刻,把自己融入进一份大爱当中。 “人们已经丧失了柔情和敏感,对美好事物变得麻木无知。要与万事万物产生真正的关系,我们必须重新找回那份敏感。看看那儿的叶子,看看夕阳下的美景,看看山坡、流水的美,看看面庞之美、微笑之美,这些美都被我们忽视了。要理解美丽,人必须头脑非常简单才行,也就是说,头脑保持清醒的状态,不被任何思想搅扰,这样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欣赏落日时才能看到所有色彩、美丽和光辉。简言之,你处于‘无我’的状态。” 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人真正快乐的时候反而是童年或者少年时代。那时的我们,干净、明亮、至纯、至真。而当我们有了攀比、匮乏之心,有了功利之心,反而离满足感越来越远了。 这就是我们对于幸福的谬误,幸福并不是你前方某处,某个点,需要你去不断地攫取获求才能收获。幸福就在你手边,唾手可得。当农夫在地里干农活,金黄的麦穗让他心生愉悦。他唱着小曲儿,和同伴们一起挥舞镰刀,收割庄稼,汗如雨下,但谁能说他不幸福呢?在那个过程中,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价值。 一个幼儿园老师,静静地陪伴孩子们作画以及玩耍。她全身心地投入,为每一个孩子精心地准备玩具,引导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这也是她的高峰体验和幸福时刻。 一个钢琴家坐在钢琴边,弹奏着自己最喜欢的音乐,整个人仿佛置身其间,跟随音乐摇曳起伏,他和琴声可以合二为一,不可分割,他也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 一个剧作家写出了一个好的剧本,他反复吟诵,回味无穷,他也是在自己的体验中,物我两忘。 当你更深沉,更投入地进入当下,当你能够不分心而专注地做一件自己深感兴趣的事情,当你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打磨,把这件事情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产生一种宛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也许你就真的具备了体验幸福的能力。尤其当你放弃了比较,放弃了对于结果的执著,你愿意放下来,然后松弛地应对现实,可以做到对每件事情都多尽一份心,多认一份真,那么你就会收获到更多的惊喜给自己。 是的,幸福其实无关太多的结果,真的和过程有关。幸福不是“水中月,镜中花”,是你完全可以触摸到的某种真实而富于质地的体验。只有当你放弃某些执著,愿意修行,愿意守柔,愿意圆润并且归真。那么,你才能拥有创造更多幸福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