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独门


作者:李西岳     整理日期:2021-12-26 05:09:35


  第一章
  1
  生我养我的那个村叫大王庄,坐落在百草山下,子牙河畔。与周围那几个村相比,大王庄依山又傍水,算是很有风光了。村里拢共有800多户人家,满世界都姓王,只有我们李家,还有谷家,算是杂姓,人数极少。听爹说,当年是爷爷一担子,把李家连人口带家当,挑到大王庄的。村里人见了我们李家人就喊“一担挑儿”,听起来,大有不屑之意,我们李家人,自然心中不悦。
  在大王庄,我们跟麻五家住对门。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可我们家跟麻五家,打老辈儿就有过结,日子从没消停过。我不知其中缘由。
  先说说我们这一家子人。
  那年那月那天,爷爷挑着担子,奶奶挎着包袱,来到大王庄落户之后,先后生了爹、叔、姑和三叔。爹娘生了姐、我、大弟、二弟和小妹。叔在佳木斯当工人,每年回一次大王庄,他和婶子生了香姐、亮哥、山弟和水弟。姑嫁给王家的王大仙儿,算是入了大户,先后生了一个表哥,俩表妹。三叔不知什么原因,一直到二十大几,还直挺挺地打着光棍儿。
  再说说对门麻五家。大王庄虽都姓王,但从家谱上论,并不是一个王家,一共分五大院,有碾子院、碌碡院、年糕院、饼子院、窝头院。麻五家属于碾子院。我自打记事儿起,就听人家说碾子院长,碾子院短,但谁也说不上碾子院的来历。麻五他娘,一口气生了五个小子,老大叫大虎,依次类推,到了麻五这儿叫五虎。人称“五虎上将”。麻五因脸上长着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分布不均的大麻子,故得外号“麻五”。麻五一共娶过两房,头一房生了铁柱、铁环俩小子。麻五脸花心也花,家里有媳妇儿,还经常在外面打野食儿(当时我不明白打野食儿就是搞破鞋)。一来二去,让他媳妇儿看出来了,看出来就往死里打,打着打着,那媳妇儿就不见了。有人说,是自个儿跑到外头又寻了主儿,也有人说,是让麻五给弄死了,反正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没过两年,麻五又续了一房。这一房是个寡妇,比麻五小5岁。过了门,生了小子铁顺,闺女婷。老大铁柱算是有出息,在外县当局长,据说对他娘的死因不明,一直怨恨麻五,故很少回家。老二铁环老实巴交,早早娶上媳妇儿,分家另过了。续弦生的铁顺,先前娶过媳妇儿,听说,铁顺那人浪性冲天,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得空就干那事儿,不让干,就往死里打。后来那媳妇儿得了妇女病,下身都烂了,铁顺还是不依不饶。那媳妇儿受不了,打官司跟铁顺离了,也没给他留下一男半女。铁顺眼下还没找,跟爹娘一块儿过。
  我和婷,打上一年级就是同学,两家的日子不消停,自然也殃及我们。
  2
  在我幼年和童年的记忆里,我们李家的日子,并没因为是独门小户而惨淡无光,相反,有那么一阵子,还挺殷实。这里边,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家有个会当家的奶奶。另一个是,我们家有一套祖传的编席手艺。
  奶奶模样俊俏,直到老年,脸上也没什么皱。奶奶手巧,我们家的编席手艺就是她传下来的,除了爷爷和我们这些个孩子之外,差不多人人会编。这就给我们李家带来了富足。我们家在大王庄能安家落户,安身立命,并在村里有较好的人缘儿,也得意于奶奶的为人和这门手艺的传播。奶奶的另一个特点是脑子灵,嘴好使。奶奶从小没上过学,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可自幼聪明,人家唱歌,她在一边听上两遍就会了。人家讲笑话儿,背顺口溜儿,只听一遍,她就能倒背如流。说起来真是有些神奇。我的幼年和童年,家里连个戏匣子(收音机)都没有,座钟挂表也没有,凡是好玩儿的物件儿,一件也没有。我们之所以能够平安地忍耐那个年代的寂寞,并能留下刻骨铭心的烙印,应该说归功于奶奶带来的欢乐。
  冬天地里没活儿,我们家忙编席手艺。这时候,我们家往往要聚着好多人。有老头儿老太太,更多的是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半大孩子。这些人都是来听奶奶讲笑话儿的。奶奶的笑话儿滔滔不绝,有听人讲来的,有自个儿编的。一个笑话儿,往往要有几个版本,天天讲,天天不重样。奶奶很吝惜时间,讲笑话儿的时候,一点儿也不耽误手里的活儿。来听笑话儿的人也不白听,长些眼力的就给奶奶打个下手,偶有帮成倒忙的,还要让奶奶以讲笑话儿的方式奚落一顿,人们就笑得前仰后合。
  P3-5





上一本:失眠者 下一本:谁来证明你的马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独门的作者是李西岳,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