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彼此的抵达


作者:茅以升     整理日期:2021-12-26 04:22:45


  技术上的名桥
  我们常常自谦,说是科学技术落后,比不上世界上的先进国家。这是近百年来受了帝国主义压迫的结果。但是,回顾过去数千年的历史,我国不但文化悠久,光辉灿烂,而且就是在科学技术上,也曾盛极一时,桥梁就是一例。我国有许多桥梁,其技术在当时是大大超过世界水平的。这有实物为证。首先要提到的是“赵州桥”,这是全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最突出的桥。它的技术是大大超过时代的。它是在一千三百五十多年前(隋代)由“总工程师”李春造成的一座“石拱桥”,直到现在,还可使用。
  其次应当提出的是福建泉州“洛阳桥”。这是一座石梁桥,修建于南宋皇祜、嘉祐年间(公元1053-1059年),长360丈,有四十七孔。洛阳江入海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建桥当然不易,而且当时福建沿海各河上,除有少数浮桥外,几无一处有石桥,洛阳桥的建成,实是划时代的巨大贡献。
  也应当提到广东潮州的“湘子桥”,它所跨越的韩江,就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驱逐鳄鱼的所在,那时就名为“恶溪”,可见水深流急,造桥之不易了。这座桥全长518米,分为三段,东段十二孔,长284米,西段七孔,长137米,中段一大孔,长97米。东西两段,皆石墩石梁,中段是“浮桥”,由18只木船组成。这桥的特点就在中段,那里的木船,可以解缆移动,让出河道以通航。这就是近代的所谓“开合桥”,合时通车,开时走船,对于水陆交通,是两不妨碍的。然而这样一座结构巧妙的桥梁,却是建成于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9-1173年),距今已将近800年了。
  “万年桥”,在江西南城县,是国内罕见的极长的“联拱石桥”,计石拱23孔,全长400余米。所谓“联拱”就是把许多拱联成一线,形成一个整体,每一拱上的载重,由全部各拱共同负担,因而是个很经济的设计。这座桥在宋代初建时为浮桥,到明代崇祯时(公元1634年)更建为石桥。“西津桥”在甘肃兰州,俗名卧桥或握桥,在阿干河上,是“伸臂式”的木结构桥,其木梁由两岸伸向河心,节节挑出,在河心处,于两边“挑梁”上铺板,接通全桥。传说这桥建自唐代,经历代重修,现存的是公元1904年重建的。“珠浦桥”,在四川灌县,位于都江堰口,横跨岷江,是用竹缆将桥面吊起的“悬桥”,共长330米,分十孔,最长跨度61米,竹缆锚碇于两岸的桥台中。
  以上6座桥,代表6种类型,即拱桥、梁桥、开合桥、联拱桥、伸臂桥和悬桥。从今天看来,所有近代桥梁的主要类型,“粲然具备矣”。当然,在每一类型中还有其它名桥,比如拱桥类有建于元代的江苏吴江“垂虹桥”;梁桥类有福建泉州的“五里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福建漳州的“江东桥”,最大一根石梁重至200吨,均建于南宋时代;联拱桥类有建于清初的安徽歙县的“太平桥”;悬桥类有建于明代的贵州盘江桥等等。这许多名桥的技术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桥造得坚固耐久。
  艺术上的名桥
  桥不在水上,就在山谷,而山与水又往往相邻,构成图画,“山水”成为风景的代名词,桥在这样的天然图画中,如果本身不美,岂不大杀风景。桥的美首先表现在形体,亦即桥身的构造,要它在所处环境中,显得既不可少,又不嫌多,“秾纤得衷,修短合度”。其次在艺术上布置上处理得当,决不画蛇添足。一条重要法则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不因此害彼。上述的几座名桥,特别是赵州桥,就都能达到这种境界。特别在艺术上驰名的,还有很多,这里举几个例:
  “宝带桥”在江苏苏州,是座联拱石桥,全长约317米,分53孔,其中三孔联拱特别高,以通大型舟楫,两旁各拱路面,逐渐下降,形成弓形弧线。建于唐代(约公元806年),重修于宋(约公元1232年)。全桥风格壮丽,堪称“长虹卧波,鳌背连云”。这座桥的工程浩大,构造复杂,而又结构轻盈,奇巧多姿,成为江南名胜。“玉带桥”在北京颐和园,建于清代(约公元1770年),桥拱作蛋尖形,特别高耸,桥面形成“双向反曲线”,据说是美国纽约“狱门桥”设计的张本。这是座小桥,庄严而又玲珑,大为湖山生色。“程阳桥”在广西三江,长达1000余米,是座伸臂式桥,用大木节节伸出,跨度20余米。每一桥墩上建有宝塔式楼阁4层,约5米见方,高10余米。各墩楼阁之间,用长廊联系,上有屋盖,为行人遮阳蔽雨。这桥的构造奇特,结合桥梁与建筑为一体,形成一座水上的游廊。“鱼沼飞梁”,在山西太原的晋祠内,是个游览胜地。这是座在鱼沼上建成的十字形的“飞梁”,就像两条路的十字交叉一样。飞梁的中心是个6米见方的广场,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头各有挑出的“翼桥”,长6米,形成18米长的两桥交叉。这桥的构造曲折,整齐秀雅,富丽堂皇。“五亭桥”在江苏扬州瘦西湖,也是个十字交叉的飞梁桥,在中心广场和东南西北的四个翼桥上,各有一亭,桥下正侧面共有15个桥孔,月满时每孔各衔一月,波光荡漾,蔚为奇观。
  历史上的名桥
  桥是交通要道的咽喉,军事上在所必争,历史上记载的与桥有关的战役,真是太多了,往往一桥得失影响到整个战争局面。在和平建设上,有的桥也起过重大历史作用。现举历史上的几个著名的例子:
  “泸定桥”,即大渡河铁索桥,是公元1935年我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的所在。这座桥建成于清代(公元1706年),计长103米,宽约3米,桥面木板铺在九根铁链上,铁链锚碇于两岸桥台。
  “卢沟桥”,在北京广安门外永定河上,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爆发地,也是我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永远值得纪念的一座桥。这是座联拱石桥,共长265米,由11孔石拱组成,建成于金代(公元1192年)。13世纪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提到这座桥。经过他的宣传,卢沟桥早就闻名世界。
  “阴平桥”在甘肃文县,从文县至四川武县的“阴平道”,即三国时魏将邓艾袭蜀之路。姜维闻有魏师,请在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御。这座桥于清代(公元1729年)重建,是一个有名的石拱桥。“孟盟桥”在山西蒲州,春秋时秦将孟明伐晋,“济河焚舟,盟师必克”,晋师不敢出,遂霸西戎,故以名桥。这里所谓舟,就是浮桥。
  在桥梁史上,有的桥是先行者,成为后来建桥的楷模。晋杜预,以孟津渡险,建“河桥”于富平津,当时反对者多,预日,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桥成,晋武帝司马炎向他祝酒说,非君此桥不立也。后来,“杜预造桥”故事,成为一种鼓舞力量。福建自洛阳桥兴建成功,泉漳两地相继修成“十大名桥”,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致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誉。洛阳桥又是明代抗倭的一个要塞,明末时,郑成功更据此桥抗清,取得胜利。
  有的历史上的名桥,实际并非桥,比如,宋代赵匡胤制造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陈桥,就不是桥而是个“驿”名,唐时名“上元驿”,朱全忠曾在此放火,谋害李克用。
  故事中的名桥
  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所牵涉到的桥也往往成为名桥。
  有的桥是为纪念名人的。如“惠政桥”、“斩蛟桥”、“甘棠桥”、“王公桥”、“留衣桥”等。
  有些桥的故事流传甚广,但其确址难考。如汉张良游下邳,遇圯上老人命取履,圯就是桥,这桥当然在下邳了,但河南归德府永城县有“酇城桥”,“一名圯桥,即张良进履处”(见《河南通志》)。
  P8-13
  1957年,大学毕业后刚在铁道部科学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工作了一年的我,接到一纸调令,让我到院里去担任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秘书。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有点不情愿,因为我的兴趣在科研,让我放弃自己的专业去当秘书,我不甘心。
  但是,我的不情愿很快就变成了心甘情愿。如果说,以前我只是因茅老在桥梁建设上的巨大成就而对他感到高山仰止的话,那么,在茅老身边的二十多个春秋,使我近距离地感受到茅老的品格和为人;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在科学工作上的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他为人的平易朴实,还有他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学素养……所有这一切,全方位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从其中所得到的,远远超过了放弃专业所失去的东西。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这套“金鼎丛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令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一代学术大师们的为人、治学和修养。出版社将茅以升卷的编选工作交给了我,经与编辑同志的共同斟酌筛选,最后从茅老生前发表过的二百多篇作品中精选出这几十篇,希望能实现我们的初衷,令读者朋友从中见到茅老另一面的风采。
  郑淑涓
  1997年12月





上一本:三迤来风 下一本:瓜娃的节气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彼此的抵达的作者是茅以升,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