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古路风痕


作者:王一帆     整理日期:2021-12-26 04:16:51


  我们的北京城
  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我习惯出门逛逛,去西单、王府井买些书,到什刹海吃点爆肚,或是花上20元买张学生门票到故宫看看古董,我用这种方法感受着老北京,也感受着北京高速发展下的变化。摩天大楼和汽车群,以及花哨灯光组成的北京之夜都让我眼花缭乱,纵是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我,也不禁感叹仅30年的改革发展就造出了如此喧嚣的城市。犹记得小时候,在我的印象里,北京有很多老槐树和吊死鬼儿(槐树上的虫子)、高矮相近的楼房、到处叮当响的自行车、早上到处都有的卖茶叶蛋、豆腐脑的早点铺,还有练太极剑、跳扇子舞的老头老太太。
  自21世纪到来,北京在我的眼中快速地发展着:五、六环汽车快速路的接连修建、到处破土动工的地铁线、更有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更是加剧了首都的现代化发展,如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T3航站楼、“鸟巢”、“大裤衩”等地标性建筑随之应运而生。
  但是,看着新北京的流光溢彩,我不禁思考:以这样的模式发展北京,真是对的吗?
  北京的起源
  说起北京城的起源,还是要从古时谈起。北京这片地方从很久以前就是我们祖先的聚集地,这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向着华北大平原,并且正好位于两条略为平行的河流中间。
  关于北京地区最早的记载源自周朝的蓟国(约公元前500年),后被燕国(公元前11世纪~前222年)吞并后定为都城,名“蓟”。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统一六国后,蓟城自然地成为了华北平原的重要政治经济要地。到了唐朝(公元618~907年)时期,这里被命名为幽州城,人口增加,物产丰富,始成商业交流的中心;后因为晚唐衰落,契丹人从东北长驱直入侵占了幽州等地并建立了辽国(公元907~1125年),并为此地起名“燕京”;十年后,辽原来的臣民女真人攻占这片地区,建立了金朝(公元1115~1234年),改辽国的燕京城为中都,定为都城。这数百年间,历史上的北京多次改朝换代,难得平静,城市的轮廓也不甚清晰。
  直到1215年,蒙古人突破南口天险摧毁了金朝建立元朝(公元1271~1368年),并且在金国皇帝的一个离宫所在的琼华岛(现在的北海公园白塔山)为中心建立了元大都,这就是现在北京城位置的基础。
  可惜的是,元朝刚刚建都100年后就被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公元1368~1644年)赶走,公元1402年6月17日,明成祖朱棣夺权,从南京迁都北平,并改名“北京”。同时元大都的宫城也遭到毁灭性的拆除。
  自此,北京城作为一国之都的基调似乎被定下来了,风风雨雨500多年间走过明朝又漫过清朝,老北京的建筑与道路都没再有太大的变化。
  北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这是一座拥有将近6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其瑰丽完美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环绕北京的古老城墙、城墙上伟岸的角楼箭楼、宏伟庞大的宫殿群、大街小巷、牌楼店面,还有坛庙、塔寺、宅第、民居……北京城的一切都留存在老一辈人的心里,也透过书本和照片,以及长辈的讲述存在于我们热爱北京的年轻一代人的想象里。在我的心中,老北京城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清晨随着有节奏的晨钟慢慢苏醒,人们吃过早点,开始一天的生活;而到了夜晚,整个城市又随着悠扬的钟鼓声渐渐入睡……
  我是北京孩子,渴望了解北京,但今天的北京展示给我的历史太少太少。在嘈杂忙碌的繁华背后,我似乎感受到属于文化古城的种种韵味正在逐渐地、慢慢地消散。城市为谁而建?
  现代化的发展加速了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直线提高。工业化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发明就是汽车。汽车加速了人的生活节奏,使人更加繁忙起来,不论是工作还是娱乐,只要是稍远一点的路程都要用汽车来代步,生活渐渐变成了“上车、开车、下车”的模式。在我看来,以前北京人走街串巷的乐趣已经变为了单调的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快递程序”;不论是远距离驱车,或是到近处买菜,还是去坐地铁,都是从一个地方奔到另一个地方,人们极强的目的性已成惯有思维,因为沿街都是没事不会随便进的,或不能进,或不吸引你进的房子,在街上,没人会想起关注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除非你喜欢只看大马路。
  我这个在北京长大的年轻人对此耳闻目睹,感触很深。
  现代化追求的可能是速度和量化,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追求也就因此渐渐降低了。反映在北京里,就是对老城区大范围的改造。因为人们对汽车的依赖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无休止地为汽车开辟道路。现在北京的公路又宽又直,各种立交桥、高速路、环城公路的建设使得汽车能更加肆意地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代价就是拆除原有的建筑,尽管这些建筑是百年老城文化的载体。在有些城市规划者眼里,以前路边随处可见的小商业区、老旧的房子不算什么,供行人散步闲逛的人行道更是可以随便占用,什么都要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让步,都要为汽车的快速通行让路。我想问,如果说拆除街边的旧房小铺是为了建设新北京,但作为文化之都的北京是仅仅需要这样的大马路吗?那些充满人情味和历史遗迹的旧房子小铺子难道不是新北京也需要的吗?
  如果回头望望百年之前的老北京城就会发现,城市内每个街区都由各种产业、商业和住宅融合在一起,人们在城市里随时随地感受生活的乐趣。而现在,有些现代建筑群里的北京人说就连下楼买包烟的地方都找不着。当人们能够方便地在城市里生活、工作、娱乐,而不是每天都要目的性极强地从一个点奔向到另外一个点的时候,汽车也就不会那么必要,生活也将会更加轻松和有滋有味了。
  有人说:“北京是个大郊区。”因为这里的马路太多,有些马路又太宽,而且马路也完全不和两旁的建筑发生关系,这完全就是郊区的模式。而且建过宽的马路确实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马路宽、占地大,通达的地方就会减少,像北京几条快速环线一旦堵车就会一堵很久,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把大路的结构分成多条有交集的小马路就能形成更加密集灵活的路网,而路窄些车流也就少些,步行的人多些,沿街的商业生意也许就能更好些。
  ……
  P25-29





上一本:异人志--他们还能这样活 下一本:只要最后是你晚一点也没关系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古路风痕的作者是王一帆,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