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岁月的驿站--中华节气节日风情录


作者:刘宝田,刘湛涛     整理日期:2021-12-26 04:15:24


  永远的祭奠
  ————端午节
  又见粽子,又见粽子……
  又见龙舟,又见龙舟……
  又是“士尚三闾俗”(唐·张说)、“万古传闻为屈原”(唐·文秀)的端午祭奠。
  端午原本是古代南方“百越”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他们生活在水乡,断发纹身,自比是龙的子孙,每至端午,便举行神秘而隆重的祭祖庆典(见闻一多《端午考》)。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京都,楚三闾大夫屈原目睹国破民辱,痛不欲生,挥笔留下绝笔之作《怀沙》,于五月五日抱石自沉汨罗江中,以高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爱国主义乐章。相传屈原沉江,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划船前去拯救。拯救不得,便争先恐后打捞他的真身。打捞不得,便把饭团、鸡蛋卜通卜通投进江里,喂饱鱼虾鳖蟹,以免它们啮噬三闾大夫。从此,每到这个日子,人们便纷纷争渡江中,投以饭食,祭奠英魂,一个普通的民俗节日便慢慢演变为含有特殊意蕴的全民族的盛大祭典,代代相衍,传留不息。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因屈原。”这说明至迟在汉代,端午祭奠屈子已成风气。
  端午的古风习原本很多很多,有悬艾、插蒲、斗草、浴兰、射圃、系彩、涂臂、佩香囊、赠朱索、贴赤符、采术、蓄药、烹鹜、殖龟、蒲酒、枭羹,等等。但经过岁月流水的淘洗,许多风习都已渐远渐淡,以至湮没无闻,只在有关典籍上留下一抹历史的忆痕。唯有与祭奠屈子紧密相系的食粽和竞渡,却与时演进,蔚为大观。
  每年的这个时节,无论静处偏僻的村寨,还是寄身喧闹的城镇,无论蜗卷一帘幽雨的窗内家居度日,还是策杖无边晴岚的旅途浪迹江湖,迎目而来的都是粽子、粽子。我常常觉得像鱼在波光里翩翩漂流一样,在粽子的河谷里穿行,在淡淡的粽香中浮沉。无论在哪里,总有人把一碟粽子摆到我面前,或者把一串粽子塞进我掌中:“尝尝,香着呢。”如果我有谢绝的意思,马上就被堵住:“这时节,哪有不吃粽子的。”是呵,端午食粽,是我们这个民族祖祖辈辈的约定。我们这个长江黄河般源远流长的民族呵,文化积淀已沉沉如高天厚土,许多物质和行为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本身,而成为一种全民族的心理认同,自然衍生拓展为一种千百万人投身的洋洋洒洒的独特民族风景线,而光彩烨烨闪熠在这道风景线之上的是一种庄严、崇高的心灵取向,一种伟岸、高贵精神。这是我们民族文化魂魄的深厚之美、磅礴之美、狂狷之美、浩然之美、永恒之美。即如一枚小小的粽子,亦已成为龙的子孙精魄的载体,绵绵传承,熠熠闪光,深人中华文明的骨髓。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日: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遣,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者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做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在后人的心中,一切执著于高尚的人是永生的。一切与永生者有关联的物质是不灭的。不惟不灭,而且会如涓流般发展成浩浩江河,流向永远。《风俗通》记载:“以菰叶裹粘米、枣、栗,以灰汁煮,令熟。”证明汉代就已出现了用草木灰水浸泡的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食品。西晋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就是牛角形的黍米粽。南北朝时期,粟米中还掺杂板栗、赤豆、肉类、药材等物,“益智粽”就是粟米中掺了中药益智仁。“大唐粽子”更有讲究,用米“莹白如玉”,锥形、菱形,花样翻新。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诗中说的“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九子粽,就是上大小下的九只粽子连成一串,并用九种颜色丝绦扎成,五彩缤纷,触目为美观,纳口为美食。元稹“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吟赞的是笋叶彩饰糯米粽。粽馅也各各有异,且富地方特色。北方多枣粽、松子粽、胡桃粽,南方多豆沙粽、火腿粽、蛋黄粽。美色美味,于是流传到东亚、南亚各国。宋代,粽又出新。苏东坡《端午帖子词》中“时见粽里觅杨梅”“水团冰浸砂糖裹”,咏的是果粽和糖粽。元代舒桢“碧艾香蒲处处忙”,说的是艾叶粽。清代董元恺“萦丝楚粽,巧借针线缝”,描述的是绫罗包裹、针线缝合的粽子。清人还有食粽的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欲尝其中味,解带脱衣裳。”至于粽联、粽话,更是烟雨葱茏,机趣万方。这些看似与屈子无涉,其实盖滥觞于纪念诗人的文化传承。谁教我们处于文化积淀丰沛如春云夏雨的泱泱之邦呢。当然,在我们的文化传承中,更有一种与屈子一脉相承的精神:一边吃着皇上御赐之粽,一边想着“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从而发出“君门大嚼心岂安”,“救时无术真素餐”(明·庄昶:《端午食赐粽有感》)的感喟,应当说是传承了屈子忧国忧民的情怀。
  P10-13
  北京人都知道北京的门。中国人都知道二十四节气。
  但是,真正懂得北京的门的人并不多。门的起源与流变,门的方位与意蕴,门的建构与象征,门的权威与朝政,门与墙及与宫、与城、与市的关系等等,真正懂得的人就是一部北京的活历史、一张北京的活地图。真正懂得二十四节气的人也不多。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底蕴,节与气与候,民间与官方各自的庆仪和典制,二十四节气与国计民生,与政治、经济、吏治和军事,与天文、地理、医学和保健,与文学、艺术、体育和娱乐,与动物、植物特别是花卉,与雅文化和俗文化,乃至与神学、佛学、道教与玄学等等,真正懂得的不说是一个至少也是半个中国民俗文化的专家。
  刚懂事的年龄,父亲就常常跟我念叨二十四节气,要我背熟节气和一些有关节气的农谚,讲每个节气的农事。立秋前三天,他每天凌晨即起,爬上屋后的高地,体察风向和观看云脉,依据祖先传留下来和自己积累的物候经验判断秋季的气候,如果有“秋风秋雨摇动秋”的迹象,他会喜形于色地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鱼鳞满天火烧云”,他会忧心忡忡地说:干死蛤蟆,饿死老鸹。这就是我最初受到的二十四节气的教育。但如果我问为什么,父亲是讲不出什么道理来的。那时,我想:有一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书,该多好。可惜没有,后来也一直没有发现。
  在漫长而匆忽的人生旅途里,我慢慢地读了一些书,积累了一些知识,想要有一部二十四节气书籍的想法又回旋在脑海中。于是,我问自己:可以试着为二十四节气立传么?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些朋友,得到了他们一致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于是,便动手实施自己的设想。
  但这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以前我写作和主编出版了十多部著作,有600余万字吧,但都没有感到这一次面临的艰难。幸喜小女湛涛是市图书馆的业务干部,她检索、阅读了一部又一部典籍,搜集、整理了一叠又一叠资料,使得写作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我们一开始就确定了写作的要求:“民族性、知识性、文化化、文采化:为24个节气立传。”二十四节气是全人类农耕文明的节序,但它完全是中华民族的,它反映的民风民情、民习民俗,充分体现了华夏人民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民族品格、民族传统。“民族性”是二十四节气的灵魂。失去了中华民族“民族性”的二十四节气便不是二十四节气,顶多是一个空洞的躯壳。如前所述,二十四节气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几乎综合有传统意义上一切学科的知识。因此,它的文化沉淀无与伦比地丰厚。于是,“知识性、文化化”,自然就成了二十四节气的题中必有之义。它们是二十四节气的生机灵动的血肉。没有了血肉,二十四节气便只剩下一具干枯脆弱的骨架。这就使得二十四节气里激荡着一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波光潋滟之河,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们心中常常升腾起一股民族自豪的感情。也正是这股感情,激励着我们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决心把这个系列写完,并尽可能“文采化”,尽可能清新、晓畅、优美些,好读些,使读者能于阅读享受当中轻松愉快地在知识上丰富自己,在精神上强大自己。
  感谢《邵阳日报》和她的文艺部主任马笑泉先生,2011年专门开了“二十四节气”的专栏,使得拙作能够在一年内应节与读者见面,听到读者的意见。也感谢不少读者给我打电话,或者枉驾过访,谈感受和意见。还有一些读者告诉我,他在剪报收藏。说实话,没有他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这些东西至今很可能还是空中楼阁。
  终于完成了。自我感觉还不错。松了一口气。正如《邵阳日报》专栏编辑马笑泉先生所说:“这是一项工程。”现在结集,我觉得与2010年完成的“为六大民族节日留影”的“永”字系列散文在内容和风格上是共通的,于是便合为上、下两卷,名之《岁月的驿站————中华节气节日风情录》,一起奉献给读者。倘若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点点享受感而觉得没有浪费时间以致被“谋财害命”的话,我则欣欣然有喜色了。
  刘宝田
  2015年3月6日





上一本:约会后的一声叹息 下一本:毁灭之城--生命副本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岁月的驿站--中华节气节日风情录的作者是刘宝田,刘湛涛,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