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生活感动 生活是平静、平淡和平凡的,许多时候我们感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厌烦和无奈。可是生活会感动我们,会在我们不经意地一瞥,会在我们转身回首的一瞬,会在闲暇时分突然忆起往事,会在伤感时看到最不平常的一幕,会在受到委屈后得到一丝安慰,会在我们根本不会留意的琐事因着时间、地点、空间的三维有所改变时……感动着我们。 北京前门大栅栏一个普通小饭馆里。我和一位新近结识的朋友吃饭聊天,正聊到兴头上我突然停顿下来。透过那扇落地大玻璃窗,对面的一幕映入眼帘:一辆旧轮椅里坐着一位二十七八岁的残疾女人,脸型瘦窄而黑黄,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她等待的那个男人回来了,是拄着单拐的长得像四十岁的中年男人————也许他只有三十多岁。他把手里的糖葫芦递给她,女人笑着接过来,无限幸福。 “你在看什么?”我的朋友问。“那对儿残疾人。”我说,目光还在窗外。我的朋友没有说什么,他没有我刚才的感动。这不怪他。我曾经为一本名为《生命与爱的咏叹》的书而采访过几十位残疾人,我了解被称为特别困?群体的苦衷。 我在想,与郎才女貌的恋人相比,他们形象不佳甚至有些丑陋;即使和正常的健全人相比,他们都只能是令别人同情的角色。但他们那种相濡以沫的爱情同样美丽和令人动情。 一位患过鼻腔癌的朋友有一天向我聊起他治病和康复的事。 他说,也许他是托了他中学同学的福才有今天的。在他发现患有癌症并经过一个化疗的疗程后,五十多岁的他突然想到当年插队时的地方看看。他很快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在当地工作的朋友。朋友们非常热情地款待他,陪他把整个城市转遍了,末了就是没有安排他去当年插队的那个乡。他不知何故,朋友们找了一堆的理由搪塞他,直到回北京的时间到了,他有些失望地离开了这座城市。 直到两三年后,他的病情基本稳定,开始静心疗养时,一天他和那个城市的朋友打电话说起上次的事,他的朋友才把谜底揭开。朋友告诉他,正是知道他是为了却心愿来的,故意没有安排他到当年插队的县城去,“如果安排你去了20多年前插队的地方,不是等于替你在了却夙愿吗?我们就是想让你继续有这个念想儿!”他听着听着流泪了,朋友们为了他真是用心良苦! 我听这个故事时心里也是一热。不难想象,在他到达当年插队的城市之前,他的朋友们曾热烈地讨论过,计划过,一定是哪个朋友灵机一动,提出不能让他了却心愿的?法。如果他真的去了那个度过美好青春的村子,定然会触景伤情,会在心理上有时日不多的暗示,在病痛最严重时他也许会放弃希望和努力。朋友之情多见于细微之处! 要力石先生的散文集《单独行走》,就是在这样散文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但他不是为了赶这份热闹,而是生活与心灵的积累,燕子衔泥一般,春蚕吐丝一般,将这点点滴滴化为了文字。 他的心是敏感的,笔是勤奋的,纵使劳务繁忙,行色匆匆,那一缕属于散文的情怀是割舍不断的,便也就不计利钝,忙里偷闲,俯仰山水,徘徊月下,长闲有酒,一溪风月共清明;老去情怀,犹作天涯万里梦。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 出版一本散文集,是我多年的愿望。尽管至今我已出过七八种书,有的还是所谓业内“专著”,但有一本纯文学性质的散文集,依然是我不曾泯灭的梦。 文学的种子是从少年时代埋下的。十几岁时,从小伙伴崔玉让和他的姐姐崔玉萍那里借来许多小说来读,在六七十年代,能得到那样的经典小说,如获至宝,常常如饥似渴,彻夜捧读,爱不释手。记得这些小说有《边疆晓歌》(1973年时我也成为一名知青)、《夜深沉》、《烈火金钢》、《彝族之鹰》、《红岩》、《罗曼·罗兰》、《静静的顿河》等等。书中人物和故事构成那个时代我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内容,陪伴我一天天长大。初中时,还真写过一部上万字的小说习作,是关于暑假期间一群小伙伴在长白山深处的历险记,好笑的是那时根本没有去过长白山。也为了这个文学梦,考大学时报的是中文系。此后几年间,作为一名文学青年,写过诗、散文、小小说和短篇电视剧本(在河北的电视文艺杂志上发表,取名《雨中的爱》)。当然,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职业记者后,主要是写新闻作品了。 记者职业的便利,使我跑了全国许多地方,包括一些名胜古迹。除了完成报道任务外,有感而发,会顺手写散文。此外,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触动我了,也会构思成散文。收入本书的30来篇作品,就是从中选取的。这些散文的写作时间跨度有20多年,它们全都发表在报刊上,包括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邢台日报、散文百家、大地、时尚、环球、作家文摘和中央电台等等。由于对文学的爱好,2008年,荣幸获批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我的散文的量并不大,每一篇都尽可能用心一点,精致一点,真实一点,都要表达一些独自的思考;写作上文如其人,文风朴实,不事张扬,少说多余的话;写景时不会用大篇幅,一定要有情感、人物、思索作为支撑才行;写人记事,尽可能客观叙述,不多抒情和议论。回头来看,散文的主题以触及生活、生命的本质为多,比如生与死、喜与悲、短暂与永恒、喜悦与伤感。总之,都是让我感动过的,沉思过的东西。 此次结集出版,除了个别文字外,基本保持原貌。遗憾的是,10年前本有一篇《生命中最后一件事》,此次出书费尽周折也未能找到样报,甚至没有查到底稿。此篇散文记述的是南和县志的编纂者杨一明,尽三年之力,收集资料、筹措资金、精心编校,可惜他英年而逝,未能看到他的呕心沥血之作…… 此书出版之际,要感谢大众文艺出版社,感谢责任编辑的厚爱和付出。还要感谢我十分尊敬的著名散文家肖复兴先生为本书作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