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社会课的教授说,法国是一个芝士、面包和红酒的国度。如果想要在走马观花的同时品尝到法国菜的精髓,这条金科玉律绝对应该像小抄一般随身携带,不过相较于在超市里就应有尽有的芝士,随便进一家面包房都不会令人失望的面包,红酒的尊贵和高雅是她的天然屏障,让一切不懂装懂、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无处遁形。 只要能够称得上餐馆,在请客人点菜前,必先上一张酒水单————能够免费喝的只有自来水。依云、薇姿虽然作为矿泉水足够出色,搭配法餐精致飘逸的味道却显得寡淡;可乐、橙汁通常情况下并不便宜;法国啤酒则要让德国人比利时人捷克人摇头叹息、恨铁不成钢————几经筛选之后,便会发现,原来用葡萄酒配法餐,是一件多么顺理成章的事情。 法国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但是品酒的门槛却也不低。相较于美国、澳洲浅显易懂地用葡萄的品种作为酒的名称,法式酒则用产地名和酒庄名作为名称。从波尔多到勃艮第,最有名的三大红酒家族和两大白酒家族,哪一年雨水丰沛葡萄甜美,什么样的主食需要搭配什么样的甜度,我的法国同学们个个如数家珍,比在课堂上Presentation还对答如流。但是外国人看到酒单便是两眼一抹黑,与文盲无异,若法文还不过关,那就算是最亲切的侍应生也帮不了你。听说因为门槛太高,法国葡萄酒的销量在最近几年一度败给美国和澳洲,但是早已将产地名和酒庄名申请产权保护的法国人显然并不愿意做出改变。 为了伪装体面,初到法国,我就去波尔多参加了当地旅游局办的品酒学校。学会了喝酒那“一闻二摇三看四品”的基本步骤。知道了轻晃杯中酒液可以让隐藏在酒中的香气散发出来,而正如中国人饮茶最忌“牛饮”,品酒的第一要诀便是只能喝一小口,要让酒在口腔中充分滚动,在丝绸般的触感里,等待那带有强烈感染力的香味淹没舌头上的每一个味蕾,才可以缓慢咽下,感受那香气滑落喉道时充满身体每一个毛孔的快感。我是一喝酒就会面红耳赤的体质,所以几杯不同年代的佳酿我也只是浅尝辄止,未曾想却因此被蓝眼睛的法国老师夸奖,原来真正的品酒师,每品完一口都要吐出来————贪杯者自有疯狂甚至癫狂的派对可去,在餐桌上,保持风度才是第一要义。 当然,我虽然自以为学得皮毛一二,但遇到真正的法国人还是要甘败下风。他们喜欢苦艾酒、茴香酒、波特淡酒这些味道并不见得平易近人的东西,若不是被法式大餐滋润已久的胃,怕是也消受不起。我还记得我初到法国的时候,几个国际学生用喝茴香酒作为“大冒险”的惩罚,后来被法国人笑了好久,而我直到离开法国,也不过能喝下小小一杯茴香酒而不当场失态。 回国之后,爱赶时髦的姑娘们一个个都过来向我学习法语,捏着喉咙学习发小舌音。我才知道法语如今成了小资和时尚的代名词,无论是时尚杂志还是年轻女作家的小说里,时不时就冒几个法语单词出来,好好的咖啡店要说成是café普普通通一个rose也要发出小舌音来。只是我学法语的过程颇为无奈,大多是被自己贪吃的嘴和体积庞大的胃给逼出来的。P135-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