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乐论思想》从“断代史”切入,在“思想史”的视域下,针对秦汉“乐论”中的美学思想进行专题研究。 《秦汉乐论思想》关注乐论思想在秦汉历史背景中的建构过程,寻找秦汉乐论思想与自然、历史、政治、士人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究天地人乐思维模式下的乐论体系并揭示秦汉乐论中的士人思想结构、政治诉求以及历史文化功能。 飞鸿自北方来,收得王维博士的书稿并索序,读思一过,有些心得可写,非只为作俗套序文也。 相比于动辄数十万言乃至于百万言的大书,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究竟有什么特点和创意呢?俾以为特点十分突出,创意甚是难得。而本书□重要者,即是生命本体论的揭示和音乐思想史的阐发。 就特点言,有以下数点可说: 本书选点集中。作者为自己设计的范围是专研秦汉时期的乐论思想。这一集中选点,恰在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处,也是中国音乐思想史的重要时期。秦汉乐论思想,上承先秦音乐思想原典和百家诸子学派,下启汉魏以降儒道音乐思想众流,不可谓不重要,不可谓不繁盛,其影响亦极深远。如此可见作者思虑所在,即欲由此而上溯秦汉乐论思想之史源,下及秦汉以后乐论思想之泛滥,正是作者所说“从秦汉乐论文献的上下文出发,随着文献自身所具有的逻辑发展力量来呈现其产生、发展、异变、衰落的系列过程”。作者从所谓“背离与回望”展开自己的思绪,“让文献自身的逻辑力量去引领我们的研究,有些看似矛盾的思想会变得更加容易接纳,而有些早已熟知的理论却可能在这种微观放大的思想审视当中变得陌生”。让熟悉的理论陌生化的策略极富创意,这一学术姿态颇费细密心思,也是作者获得自己新见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