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川巫溪盐业,形成了几条重要的巴山盐道,陕西省镇坪县古盐道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条。李春平著的小说《盐味(精)》就是作者致力于挖掘和保护陕西“镇坪盐道”文化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集中描写这个鲜为人知的古老行当的主角————“盐背子”的艰辛命运和情感传奇,语言平实、情节丰富、人物丰满,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和很强的可读性。 李春平著的小说《盐味(精)》讲述了:民国初年,陕西省镇坪县政府被强盗洗劫一空。政府增加了苛捐杂税,农民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春荒时节,张迎风家既没油吃,也没盐吃。张迎风二十五岁,媳妇任香悦十九岁。同村的朋友林万春从十五岁开始就在四川巫溪(今重庆市)背盐挣钱,已经背了十多年。见到张迎风家没盐吃,他时常把自家的盐抓一把送去,以解燃眉之急。在林万春的劝说下,张迎风跟着他去巫溪背盐,不料却在中途失踪了。张母向林万春要人,林万春便长途跋涉,费尽辛苦从悬崖下找到了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背回去之后却发现并非张迎风。林万春便把自己“赔”给了张家,成了张迎风母亲唯一的儿子。他上要侍奉张迎风的百岁奶奶,下要照顾张迎风怀有身孕的妻子,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三年后的一天凌晨,镇坪县政府遭到抢匪袭击,发现厨房柜子里竟然躲藏着一个人,此人正是当年失踪的张迎风。原来,他是被川匪掠到山上去了,趁此次偷袭县政府之机逃出了匪窝。鉴于他深谙匪情,官方将其招募到剿匪大队,成长为剩匪队队长。张迎风回来了,林万春瞬间成了张家“多余”的儿子,于是重返盐道,再度背盐。从此,林万春和张迎风这两弟兄,在镇坪盐道上打土匪、办女学……还冒死将迷路的八路军秘密带到四川。 盐背子是巴山很古老的职业,盐道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小说构思精妙而奇丽,以诡异的想象、诗化的语言书写盐道上的世事奇观,意蕴丰厚,具有保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