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边愁》 《青青边愁》是余光中的第六本散文集,所收几乎为作者中年时期在香港三年的作品。海峡两岸版本稀缺,几少量。 书中内容共分四辑。靠前辑为抒情散文,笔风隽美,是学生写作之典范。第二辑为小品杂文,涉猎文学、舞蹈、民谣、诗作等,文艺话题信手拈来。第三辑为文学批评,看余光中如何评价戴望舒、闻一多、郭沫若、朱自清等民国初期作家。第四辑五篇为书评,被评的五本书或为诗,或为小说,或为翻译,或为英文著作。 余光中青年时期靠前次去香港,时局混乱求学不成,一年后母亲将他带回台湾地区。二十七年后再来香港,伴他的是妻子和四个女儿,哀哀母亲,早已火化。昔日的失学青年,变成了讲台之上的大学教授,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从台湾地区北望中原,是为乡愁;从香港北望中原,是为边愁。三年易逝,而文字承载的记忆较为地存留下来。余光中用他广博的文笔,写下精妙绝伦的质朴篇章,集成这部为学界和读者深深喜爱的《青青边愁》。 《隔水呼渡》 “世界已经那么复杂,邻居个个比你精细,锱铢必较,分秒必争;能有一个憨厚些的朋友,浑然忘机地陪你煮茶看花,并且不一定相信‘时间即金钱’,总令人安心,放心,开心。”《隔水呼渡》是余光中与妻子、友人到各地旅行后写下的游记,所述地区有台湾地区南部之风景,更远及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西班牙、泰国。 余光中恰如其份地表现感官经验,令读者享受到了逼真的“临场感”;他的游记也有别于地方志或观光手册,全在文中有“我”,有一位活生生的旅人走动在山水或文物之间。抒情写景之中有博学深思。 跟随诗人的脚步,在行走中认识自己。 《从徐霞客到梵高》 《从徐霞客到梵高》是当代文学大师余光中随笔的经典之作,收录一代大师品读散文、绘画、诗与音乐的精彩文章,获《联合报》读书人很好书奖,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很好课外读物推荐。 全书收录14篇精彩随笔,内容横贯中西诗歌、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深度揭秘梵高等艺术家生平故事、以独特的眼光品读文艺作品背后的人生百态。在这本书中,余光中以诗为文,以文为论,完美融合博学与意趣、知性与感性。 “我们必须守护那把内心的火,耐心等待着,有谁走来,挨它坐下。”体味大师文字之美与艺术之思,感受艺术背后的爱恨人生。 《凭一张地图》 《凭一张地图》是余光中先生专享的小品文集。所收录文章为作者八十年代于香港所作。全书分两辑,辑“隔海书”是作者在香港为《联合副刊》所写的专栏,偏偏在那半年,作者再三离港远行,所以虽皆小品,旅途的感慨亦多留痕。第二辑“焚书礼”,作者的观点却在台湾地区地区,大多面对着高雄和外面的台湾地区地区海峡完成。其中多篇文章曾发表在《西子湾》副刊“山海经”的专栏。 除本书外,余光中散文集还有《逍遥游》,《望乡的牧神》,《从徐霞客到梵高》,《分水岭上》,《青青边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