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世界离文学越来越远,而我们却是从文学神圣的历史里走来。我是1978年上大学的,那时中国刚从“十年动乱”的思想禁锢中苏醒,以文学描写伤痕、诉说情感、表达思想,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风尚和潮流。因此诗人和文学家受到格外的崇敬,校园里,流动着文学和思想的芳香;即使在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们聚在一起,话题也常常是文学;刘心武、卢新华、舒婷、李泽厚、刘再复等是连青年工人都知道的名字,文学的神圣和思想的解放,构成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景观。而曾几何时,中国人的精神似乎渐渐老去,整个社会精神变得疲惫而苍老,文学神圣的身影渐渐远去,“诗人性格”“文学青年”成为浪漫而不切实际的代名词而受到嘲笑。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时候也不免悲观地追问,文学的意义何在?还有人会坚守文学的领地吗? 本书作者:马广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