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纪伯伦散文诗经典


作者:纪·哈·纪伯伦     整理日期:2016-12-29 13:49:05


  东方出了个纪伯伦(1883—1931),真是东方人的骄傲。纪伯伦是世界级文化名人,他的精美散文诗誉满全球,只说一句“美文共欣赏,妙趣各自得”就够了,用不着写什么“序言”,笔者仅想把他的生平及著述概略介绍一下。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他在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上不落窠臼,开一代文坛新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散文诗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当时的“旅美派”作家中无人能比,就是当今阿拉伯文坛上也很少有人堪与之相提并论。他不仅在用母语阿拉伯语创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还用英文写下了数部传世佳作,轰动了美国,传遍西方和东方。他虽不曾得过什么奖,但他在世界文坛上重要的一席之地无可争议。他用英文写的散文诗代表作《先知》,被称为“小圣经”。据统计,它已被译成五十六种文字,发行量超过七百万册。近日获悉,仅在新加坡的一家书店里,就有十二种《先知》中译本同时发售。在中国,纪伯伦的作品是仅次于《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文学第二大畅销书,在大中学生和高级知识分子里拥有众多读者。
   纪伯伦的作品独具风韵。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像力无比丰富;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之为“纪伯伦风格”。
   纪伯伦生前虽未得到文学大奖,然而身后世人给予他和他的作品评价之高却是许多大家可望而不可及的。1983年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其余的六位是瓦格纳、斯汤达、马克思、欧勒、卡夫卡和马丁·路德。
   纪伯伦于1883年1月6日生于黎巴嫩北部一个名叫卜舍里的山村。父亲哈利勒(1844—1909)曾是负责征收牲畜税的乡官。母亲名叫卡米莱(1864—1903),以精力旺盛、聪明干练闻名乡里,与哈利勒结婚之前,曾嫁给堂兄哈纳·阿卜杜·萨拉姆(客死巴西)。卡米莱曾随他去巴西,生下儿子布特鲁斯。第二次,她嫁给一亲戚优素福·伊里亚斯·吉阿基阿。但此次婚姻一开始便不顺利,不到一个月时间,丈夫便撒手人寰。之后,她嫁给了哈利勒·纪伯伦,生下纪伯伦、玛尔雅娜和苏尔丹娜。母亲对纪伯伦的影响是巨大的。
   纪伯伦五岁时,被送进距离卜舍里很近的马尔·耶沙阿修道院小学,接受读写规则训练。使纪伯伦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得以发展的是赛里姆·达希尔医生。纪伯伦对他的恩泽牢记不忘。这位医生逝世于1912年,纪伯伦曾以动情的言辞哀悼他,文章发表在《西方明镜》上。他写道:“雪杉青年逝去了。雪杉的儿女们,来吧,让我们用月桂树叶和玫瑰花做的尸床抬着他,遍游山谷和坡地吧!”
   纪伯伦在故乡美丽的大自然怀抱里度过了快乐的时光。那里有黎巴嫩最神圣、最引人入胜的风光;神杉和卡迪沙谷地的美景从不曾离开他的心神与想像,曾给予过他无数启迪,为他的文章言辞与绘画色彩注入了难以言尽的美。
   纪伯伦刚满十二岁,家庭生活遭遇重大灾难,父亲被控侵吞税款而入狱,财产被查封。
   卡米莱竭力挽救局势,但毫无结果。1894年,她带着四个孩子离开卜舍里,前往巴黎,通过一位亲戚,要回了部分财产,继而从法国首都举家迁往美国。1895年到达波士顿,定居在华人区。
   在波士顿,母亲和布特鲁斯经商,妹妹玛尔雅娜和苏尔丹娜则为邻居打工。纪伯伦进入一所平民学校,继续学习。一位英文女教师注意到了纪伯伦的天赋。纪伯伦也引起了艺术家法里德·荷兰德·戴伊的注意。戴伊接受了纪伯伦,并领他走上艺术之路。
   1898年,是纪伯伦在平民学校度过的最后一年,他结识了美国女诗人约瑟芬·毕布迪(约瑟芬·布鲁斯顿)。纪伯伦为她画了像,女诗人写信给戴伊说:“这幅画像,对我来说是一桩幸事。”
   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同时也实现自己童年时代的梦想,纪伯伦于1898年回到黎巴嫩,进入著名的“希克玛”(睿智)学校读书。他在这所学校读书三年,受名师指导,掌握了阿拉伯语和法语。胡里·优素福·哈达德就是名师当中的一位。
   在黎巴嫩期间,纪伯伦数次返回故乡卜舍里探望父亲,并结识、爱恋上了一位富家小姐。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最后以他的中篇小说《被折断的翅膀》里的结局而告终。后来,有人问起小说里的恋情故事是否就是他的亲身经历,他说,《被折断的翅膀》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
   在贝鲁特,纪伯伦还结识了艺术家哈比卜·苏鲁尔(1860—1927)和曾担任黎巴嫩国家元首的阿尤布·塔比特(1882—1947)及其胞妹苏日丹娜·塔比特;有人说,这位姑娘或寡妇就是纪伯伦的初恋情人。
   纪伯伦得到小妹妹苏尔丹娜逝世的消息,离开黎巴嫩,于1902年4月回到波士顿。
   在这一阶段,纪伯伦经历了一系列悲剧:同母异父哥哥布特鲁斯逝世(1903年3月,一说1902年3月12日),母亲逝世(1903年6月,一说1902年6月26日)……也相继迎来了命运的转折,首先是1904年在戴伊先生的关怀下举行画展并由此结识玛丽·哈斯凯勒(1873—1964),正是这位他的终身好友将他推向了文学艺术成功之路。哈斯凯勒介绍纪伯伦认识了法语女教师米士琳,纪伯伦喜欢她并为她画了肖像。纪伯伦还结识了艾敏·欧莱卜,他办的《侨民报》为纪伯伦打开了通往阿拉伯世界的大门,使纪伯伦作为阿拉伯世界空前的诗人出现。《梦景》一文便是起步的星星之火。
   1905年,纪伯伦发表第一部作品《音乐短章》。
   1906年,艾敏·欧莱卜为他出版《草原新娘》。
   1908年,纪伯伦发表第三部作品《叛逆的灵魂》。
   玛丽·哈斯凯勒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她慧眼识才,是纪伯伦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洋“女伯乐”。在她的鼓动和资助下,纪伯伦前往艺术之都,于1908年6月末到达巴黎,受教于世界艺术大师罗丹。在那里,他眼界大开,见识了古典流派和新流派等各种艺术流派,并在高利扬科学院研究了这些艺术流派。他还访问了许多著名画家,参观了巴黎和伦敦的许多博物馆、古迹和美术馆,随行者有他的好友、希克玛学校的同学优素福·侯维克和艾敏·雷哈尼。
   1909年,他获悉父亲去世。
   1910年10月22日,纪伯伦离开巴黎,在掌握了艺术秘密、心与眼饱受艺术熏陶之后,回到波士顿。
   1910年11月初,纪伯伦在波士顿参加了成立于1911年的“金环学会”的创建工作。该学会的宗旨是让黎巴嫩、叙利亚侨民了解波士顿事件,支持他们举办的所有文化活动。
   1912年5月,纪伯伦访问了“金环学会”邀请的客人、巴哈教领袖阿布杜·巴哈·阿巴斯,并为他画像。
   尽管有妹妹玛尔雅娜和玛丽·哈斯凯勒在波士顿,但纪伯伦住在那里并不开心,觉得想像力和抱负都受到了限制,于是决定迁往纽约。
   定居纽约,是纪伯伦居住时间最久,也是创作最丰富的阶段。他这颗星已升起在文学天空。
   纪伯伦是一位文学家,用阿拉伯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写作。玛丽·哈斯凯勒指导他用英文写作。以下是他生前发表的几部重要作品:
   《被折断的翅膀》 1912年(阿拉伯文)
   《泪与笑》 1914年(阿拉伯文)
   《疯子》1918年(英文)
   《行列之歌》1919年(阿拉伯文)
   《暴风集》 1920年(阿拉伯文)
   《先行者》 1920年(英文)
   《珍趣篇》 1921年(阿拉伯文)
   《先知》1923年(英文)——这是纪伯伦最重要的著作。
   《沙与沫》 1926年(英文)
   《人之子耶稣》 1928年(英文)
   《大地之神》1931年(英文)——该作品在纪伯伦逝世前几天问世。
   1920年4月,纪伯伦与旅居纽约的阿拉伯诗人和文学家成立了以他为首的“笔会”。该笔会的宗旨是复苏、革新并发展阿拉伯文学,使之积极干预生活。成员有米哈依勒·努埃迈、伊利亚·艾卜·马迪和奈西卜·阿里达等。
   纪伯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了政治解放运动,并加入了救助难民委员会。
   纪伯伦是位情感丰富的人,他与侨居埃及的黎巴嫩籍女作家梅娅·齐雅黛(1886—1941)之间的情书往来达十五年之久(1914—1929)。 1929年1月,许多阿拉伯人和外国人参加了纪念纪伯伦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二十五周年的庆祝会。 1926年,纪伯伦因工作繁重,身体开始衰弱,但他并未在乎病痛。他决心已定,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这样,疾病一天天侵害他的肌体,他却仍然沉湎于绘画和写作之中,直至1931年4月10日,他躯体中的生命火炬熄灭。但是,浸饱他的生命和灵魂之油的火炬,却一直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 1931年8月21日,纪伯伦回到了他所深爱的黎巴嫩,长眠在他故乡的马尔西克斯修道院,静赏大自然的美与静谧,分享着雪杉的不朽与盖努比谷地的圣洁。 纪伯伦逝世之后,他的英文作品《流浪者》和《先知花园》分别于1932年和1933年出版问世。 笔者2000年11月在科威特国际书展上买到了最新版本《纪伯伦全集》,共5卷,其中《集外集》、《书信集》和《诗集》,都是本人第一次看到。阿拉伯人说:“纪伯伦的许多遗作和手稿有待于搜集、发表。因为他毕生沉醉于绘画和写作,并无其他爱好,故他的已知作品与全部作品相比,就显得太少了。”但愿“搜集、发表”工作继续下去,日后译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版《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他在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上不落窠臼,开一代文坛新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当时的“旅美派”作家中无人能比,就是当今阿拉伯文坛上也很少有人堪与之相提并论。他的传世佳作,轰动了美国,传遍西方和东方。在我国,他的作品是仅次于《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文学第二大畅销书。本书首次直接用阿拉伯文译介。

目录
  译者前言泪与笑 泪与笑——小引 爱的生命 一个传说 在死人城 诗人的死是生 美人鱼 灵魂 笑与泪 梦 美 火车 废墟之间 梦幻 昔与今 灵魂啊,求你怜啊 寡母与孤儿 世代与民族 美神宝座前 睿智来访 一位朋友的轶事 现实与幻想之间 致我的穷朋友 田野上的哭声 茅屋与宫殿 两个婴儿 旅美派诗人 在日光下 展望未来 幻想女王 非难者啊 爱情秘语 罪犯 情侣 幸福之家 过去的城 相会 胸中的隐秘 盲目力量 两种死 在岁月游戏场上 我的朋友 情话 哑畜生 和平 诗人 我的生日 孩童耶稣 灵魂谈心 风啊 情郎归来 死之美 组歌 花之歌 人之歌 诗人之声 结束语暴风集 掘墓人 奴隶主义 被囚禁的君王 十字架上的耶稣 庙门上 夜啊 神女 自尽之前 同胞们 我们与你们 神子与猴孙 黑夜与黎明之间 麻醉药与手术刀 金玉其外 梦景 黑夜里 龋齿 节日的夜 巨人 亲人之死 民族与民族性 自知之明 暴风 魔鬼 苏尔班 诗人巴勒贝克 口蜜腹剑 披风后面 雄心壮志紫罗兰 诗人 言语与夸夸其谈者珍趣篇 外壳与内核 硕果压魂 一捧岸沙 雾中之船 七个阶段 灵魂告诫我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 我有我的黎巴嫩 你们有你们的思想, 我有我的思想 你们有你们的语言, 我有我的语言 大地 昨天·今天·明天 完美 独立与红毡帽 致大地 更大的海洋 史上无此年 伊本·西那及其长诗 安萨里 乔治·泽丹 阿拉伯语的前途 伊本·法里德 新时代 寂寞与孤单 有高柱的依赖姆人 无声的忧愁 施舍 友谊 坟墓诉苦 格言与忠告先知 船的到来 论爱 论婚姻 论孩子 论施舍 论饮食 论劳作 论悲欢 论房舍 论衣服 论买卖 论罪与罚 论法律 论自由 论理智与热情 论痛苦 论自知 论传授 论友谊 论说话 论时间 论善与恶 论祈祷 论逸乐 论美 论宗教 论死亡 道别 有求必应 七个自身 公正 狐狸 聪明的国王 宏愿 新乐趣 另一种语言 石榴 两只笼子 三只蚂蚁 掘墓人 神庙台阶上 圣城 善神与恶神 败中有胜 夜神与疯子 面孔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天文学家 最大的渴望 小草与秋叶 眼睛 两个学者 当我的忧愁诞生时 当我的欢乐诞生时 完美世界沙与沫音乐短篇 音乐 纳哈万德 伊斯法罕 萨巴 莱斯德译后记
  译者前言泪与笑 泪与笑——小引 爱的生命 一个传说 在死人城 诗人的死是生 美人鱼 灵魂 笑与泪 梦 美 火车 废墟之间 梦幻 昔与今 灵魂啊,求你怜啊 寡母与孤儿 世代与民族 美神宝座前 睿智来访 一位朋友的轶事 现实与幻想之间 致我的穷朋友 田野上的哭声 茅屋与宫殿 两个婴儿 旅美派诗人 在日光下 展望未来 幻想女王 非难者啊 爱情秘语 罪犯 情侣 幸福之家 过去的城 相会 胸中的隐秘 盲目力量 两种死 在岁月游戏场上 我的朋友 情话 哑畜生 和平 诗人 我的生日 孩童耶稣 灵魂谈心 风啊 情郎归来 死之美 组歌 花之歌 人之歌 诗人之声 结束语暴风集 掘墓人 奴隶主义 被囚禁的君王 十字架上的耶稣 庙门上 夜啊 神女 自尽之前 同胞们 我们与你们 神子与猴孙 黑夜与黎明之间 麻醉药与手术刀 金玉其外 梦景 黑夜里 龋齿 节日的夜 巨人 亲人之死 民族与民族性 自知之明 暴风 魔鬼 苏尔班 诗人巴勒贝克 口蜜腹剑 披风后面 雄心壮志紫罗兰 诗人 言语与夸夸其谈者珍趣篇 外壳与内核 硕果压魂 一捧岸沙 雾中之船 七个阶段 灵魂告诫我 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 我有我的黎巴嫩 你们有你们的思想, 我有我的思想 你们有你们的语言, 我有我的语言 大地 昨天·今天·明天 完美 独立与红毡帽 致大地 更大的海洋 史上无此年 伊本·西那及其长诗 安萨里 乔治·泽丹 阿拉伯语的前途 伊本·法里德 新时代 寂寞与孤单 有高柱的依赖姆人 无声的忧愁 施舍 友谊 坟墓诉苦 格言与忠告先知 船的到来 论爱 论婚姻 论孩子 论施舍 论饮食 论劳作 论悲欢 论房舍 论衣服 论买卖 论罪与罚 论法律 论自由 论理智与热情 论痛苦 论自知 论传授 论友谊 论说话 论时间 论善与恶 论祈祷 论逸乐 论美 论宗教 论死亡 道别 有求必应 七个自身 公正 狐狸 聪明的国王 宏愿 新乐趣 另一种语言 石榴 两只笼子 三只蚂蚁 掘墓人 神庙台阶上 圣城 善神与恶神 败中有胜 夜神与疯子 面孔 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 天文学家 最大的渴望 小草与秋叶 眼睛 两个学者 当我的忧愁诞生时 当我的欢乐诞生时 完美世界沙与沫音乐短篇 音乐 纳哈万德 伊斯法罕 萨巴 莱斯德译后记





上一本:一辈古人 下一本:美的情愫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纪伯伦散文诗经典的作者是纪·哈·纪伯伦,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