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琴一张》实际上是资中筠先生的音乐自传,亲 切生动,别具一格。熟悉资先生的朋友和读者大多知晓资先生的钢琴演奏造诣,而听资先生将自己的生涯经历从学习和弹奏钢琴的特殊角度娓娓道来,当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这本小传,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资先生的琴艺风范来自何处。但在我看来,它更有兴味的价值在于让读者观察到,资先生作为一名知识人兼钢琴家,如何通过与钢琴这件独特乐器的复杂交往和互动,经历中国现当代几十年来的社会心理变化,并经验个体命运在其中的沉浮变迁。 资先生习琴、演奏、上台、参赛等,属于正业之外的“业余爱好”。或许因为钢琴这件乐器的西方异域出身,资先生的音乐经历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中在汲取外来影响与保持自我身份之间保持平衡的曲折路程。读到资先生正式学琴仅仅六年之后,就在1947年高中毕业前夕在天津举办一场像模像样的钢琴独奏会,这真是令人惊叹的业绩——那场独奏会中有巴赫《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萧邦《黑键练习曲》、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等高级程度的正规曲目,甚至还包括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完整三个乐章这样的“重磅”大餐!即便在七十年后的今天,能够驾驭这样难度和数量的曲目,对于一个年仅十七岁、正规习琴时间并不长的“业余”钢琴学生,这也是几近不可思议的能力! 如资先生的音乐经历所示,她在少年时代的音乐学习和钢琴演奏至老年才真正显现了全部的精神意义和心灵意涵。 作者简介 资中筠,1930年生于上海。1951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资中筠集》(学术论文)等。译著:[法]巴尔扎克《公务员》,[美]薇拉·凯瑟《啊,拓荒者》,[英]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等。
目录: 从玩具钢琴启蒙 幸遇好老师 个人演奏会 清华园的弦歌雅乐 乐魂冬眠 乐魂复苏 大洋彼岸的琴缘 在上海电视台过把瘾 衰年余兴 随感二则——不算乐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