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知识不是力量


作者:南桥     整理日期:2016-12-31 12:42:07


  网络时代,知识容易得到,见识却未必容易产生。如何分辨两者,还需回归教育本身。苏格拉底曾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反省的教育,恐怕也站不住脚。作者身兼双重身份——美国基础教育里的家长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职工,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师生与课程,将中美教育对比这个庞大的话题拆解为点点滴滴的日常记录,以朴素好看的文字破解当下教育的沉默与困惑。
  “‘卧底’美国教育,试图借鉴的人似乎并不少。但不管是在宏观或微观的层面,一些教育者(包括家长)对美国教育的借鉴仅停留在方案和技巧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地引进,结果自然淮桔化枳,不伦不类。学其方案而不解其因,就好比买个水龙头带到沙漠,别的什么也不做,却指望一拧就能出水。在和外部世界交往的时候,我们常听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说。这种思维有时候让我们忙于追逐方法上的奇技淫巧,忽略背后的思路和道理,故而往往停留在交往的表层,无法深入。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当然,我们也不应自卑,希望全盘照搬另外一个外来体系。教育事关人的思想和内心的很多东西,和人性一样复杂。没有一个体系,可以打包得齐齐整整,去完全替换另外一个体系。而比较与对照、反省与改进非但必要,甚至应该常规化、制度化。”(南桥)
  最近常写专栏的人中,徐贲和南桥的文章我比较愿意仔细读,前者是成名学者不论,后者很年轻、观点也不尽成熟,但那种闲适、自信但不压迫人的风格看起来比较舒服。
  ——安替(哈佛大学尼曼学者,专栏作家)
  南桥真正理解中美教育的本质和异同。他的随笔汇集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在诙谐幽默中蕴含了真知灼见和一颗赤诚之心。
  ——雷静博士(雪城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亚洲教育手册》、《电子铅笔》的作者)
  如果说作为译者的方柏林是一个好演员,以精确的字句传达原文之美;那么,作为作者的南桥则像是一个好导演,以亲切的画面,传达他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观察和反思。本书讲的虽然是严肃的教育话题,却如同一部好看的纪录片。
  ——张文武(东西网总编)
  在中国,教育问题是关注人数最多的话题;在中国,教育问题也是最令人绝望的话题。 南桥有理性,有见识,也很有耐心,掰开了,揉碎了,讲的都是共识和常识。因为他是父亲,不是中国的教育官员,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人,而不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成才。
  ——徐晓(作家、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
  南桥是一位深受尊重的教育者、作者和译者,他生活在美国,充分利用了他在这里的生活体验。不论作为一个学者或是父亲,他总有独到眼光,让人从多重视角去理解美国文化。南桥的判断力敏锐,故而其视点也不同一般。交往接触之中,他心态开明,心底良善,这也使得他的观点充满关切,且趣味盎然。
  ——埃达维娜?彭达维斯博士(作家、诗人、特殊禀赋教育教授)
  南桥是和我有过合作的翻译中最为出色者之一:他思维敏锐,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他也是一个跨国型的人物,对于中国、美国、爱尔兰文化都涉猎深广。和他合作期间,我发觉他能自如而优雅地穿越在各种文化之间。我恭喜他开始出版自己的图书,我相信,他身上和我商谈翻译时所体现的那些品质,也一样会他自己的书里体现。
  ——科伦?麦凯恩(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作者)
  南桥的写作能力会让大部分人羡慕。他十分熟悉中美两种文化,笔调轻松,风格鲜明。他的文字幽默、精妙、尖锐、轻松,行文中还能看到各样文化地标,这一切将他从一些自以为熟知中美文化的写手中区别出来。他为中美文学的对话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
  ——理查德?查瑞特(麦格雷戈家族探险小说作者) 作者简介
  南桥,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略懂文学翻译,在《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金融时报中文网、财新网、东西网等担任撰稿人或专栏作者,豆瓣九点、网易博客热门博主。著有《呀,美利坚》一书,译有《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地之国》、《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河湾》、《两个世界之间:赛珍珠传》等畅销作品。

目录:
  上篇 让教育校正教育
  知识不是力量
  知道而无见识,徒增谈资,于世无益,又有什么意思呢?
  名校公开课
  学生离知识的仓库多远?一根网线而已。可惜教育商人蒙住了学生的眼睛,不叫他们看见身后的大江大河,而是高价一杯一杯卖水给他们喝。
  学而无术
  我倒希望大家眼睛一黑,啥规则也别去看,你就按照你看到的现象和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写。
  文学给我们的生活雪中送炭
  当一个道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当一个道理正说反说都颇有道理的时候,当你在逻辑里转着圈子出不来的时候,看看小说吧。
  教学改革从作业抓起
  我们的作业通常是“基于知识”,而不是“基于问题”,或者“基于现实项目”。
  南瓜与教改
  《平衡记分卡》的作者开普兰和诺顿曾有一句名言:“你衡量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学生也可能是教改的阻力
  你什么时候见过小孩自觉自愿断奶的?当学生面对与知识学习截然不同的真实任务,根本不知明确的步骤时,本能的反应就是紧张和排斥。
  因材施教
  种子撒在不同的土地上,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老师光把知识的种子撒下去还不行,还得根据不同的条件,该除草的除草,该施肥的施肥,否则怎么叫他们“园丁”呢?
  己所不服,勿说与人
  即便你有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但没有热情,对方也会听睡着。他说,你就把话筒上的这些小孔想象成一张张面孔。
  可以跟屠夫学什么
  如果你的孩子仰望星空疲惫了,那就看看四周吧。当你去问屠夫他这一行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他一刀下去,切开的或许是一个社会的横断面呢。
  精耕细作与粗放经营
  问印第安射手的造箭心得,他说,其实把箭杆削直了,其他什么的马虎一点都没有关系。如果箭杆不直,其他方面再完美无缺,也很难一矢中的。
  如何毁灭天才
  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爱因斯坦,不是因为他的智商超过所有人,而是因为在一些父母送孩子读流行的法律或者会计的时候,爱因斯坦的父母没有,结果他的智商被充分利用了。
  育儿专家的孙子
  当然,斯波克的孙子自杀和斯波克本人的学说未必有什么关系,但我相信书中确有矫枉过正之处。
  一只毛虫和两代人
  各种因素一起上,才造成了我们最后的“性乃迁”。
  幼儿园在风中飘扬
  环境这东西就是铜墙铁壁,也总归有那么几个不甘心的人站出来,捅上几个洞来。另外,也可以争取不被环境之风刮倒,而是御风而行。
  玩就是玩
  我和儿子一起做了辆汽车,捏的时候命名为“劳斯莱斯”,出窑一看,瘪了,于是改名为“酒后驾驶”。
  奖赏是个糖衣炮弹
  奖赏有时候却起反作用,它让孩子把目标集中在授奖者可能重视的目标、价值、标准、期待上,思维的自由性会因此大打折扣。
  童年没有起跑线
  家长动辄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的比喻错了呢?或许童年根本就没有起跑线呢?而孩子们往往在东奔西跑中,错过了童年。
  中篇 卧底美国教育
  动物学校
  老校长想了个办法,想搞搞远程教育。他请来一只名叫夏洛特的蜘蛛,说:“唉,你不是会网络教学吗?”
  美国小孩的阅读
  分级不是简单地按年级划分。比如,我女儿现在是四年级,但是经测试水平为8?5,即阅读水平相当于八年级入学后第五个月的水平。于是,老师就有别的建议。
  美国小孩的读写入门
  在一开始的时候,拼错了也能看懂。Dont u thnk so?
  美国小孩做数学
  我正要肃然起敬刮目相看,那孩子突然狂笑一声,然后叫道:“A gazillion!”(天文数字!)
  美国小孩的选择
  像我这样擅长选ABCD的人,在如何选择的方法上,反应就很慢。比如,“今天晚上去哪里吃饭?”“随便。”
  美国小孩在学校被欺负怎么办
  如果小孩子经常从你这里得到“他错了”的反馈,以后在学校里的任何情况就不敢对你说了,这最可怕。
  美国小孩的独立教育
  有个老太太回信了,提了三页纸的问题,问她学什么、怎么学,等等。同事的女儿一丝不苟地一一回复。不久,这老太太寄来了1200美元。
  美国公立学校的特长教育
  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横向能力”培养,表面上看,或许不能让孩子像去上英语兴趣班那样多记几个单词,但很能帮助他们将这些能力嫁接到纵向学科上。
  美国小孩的品格教育
  最好的品格教育应该欢迎学生的反馈,也应该给教育者自己提供持续培训,不然就会是一纸空谈。
  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
  在学校做的是project,在社会上做的也是project,一旦养成思维习惯,就不需要花太多力气从头学起。
  美国大学的进和出
  大部分毕业生会在头两个工作的尝试之后,终于定下心来,知道自己一辈子要做什么。教育在学生人生当中产生长久影响的,也正是这第三份工作。
  美国的师生互评
  有学生说他很狗屁(He sucks),他的回答是:“你学了一学期哲学,从柏拉图学到尼采,结果就吐出这点象牙来?”
  美国教授面面观
  记得一位研究莎士比亚的英语系非终身教授说:“霍拉旭,天地之间,还有很多账单,是你的哲学所不曾想到的呢。”
  美国的中文学校
  在美国的一些中国家庭并无信仰,他们不去教会,而家庭宴会又缺乏教育含量,反而是中文学校提供了一个社区有效交往的契机。
  在美国发论文
  比如,强调职位申请人自行定制的学术“成果组合”,弹性就比较大,参加学术活动、学术会议、相关社会服务这些都可以算入,而不以论文多寡定成败。
  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大趋势
  让不同模式的教育共同竞争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体制,才有最大的国际竞争力。
  奥巴马式教改
  政府提供4000美元的学费减免,但是学生必须用100小时的社区服务,换取这4000美元的减免。这个“以服务换学费”的做法,在各地施行时,出现了很多有趣的变种。
  下篇 把学习放入学生的口袋
  教育脱困是个技术活
  印第安纳卫斯理大学,不到二十年,学生人数从两千上升到一万五,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未曾被服务”的群体,即经济转型期大批等待再就业却没有大学学历的人群。
  野鸡大学的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统计,世界上最大的大学是远程大学,即土耳其的Anadola大学。到了网络时代,一切都被冠上“e”的名字,于是就有了“e-learning”。
  不是软件的问题,而是做家长的问题
  不能指望纯粹用技术手段去解决社会问题……成天说这个不可以看,那个不可以看,不如告诉孩子该去看什么,可以去看什么。
  将学习放入学生的口袋
  “ME”一代学生向我们过来了,这不是说他们自私,而是说他们熟悉移动的工具“M”(mobile),也熟悉各种各样电子交流的手段“E”(electronic)。
  手机可以被禁止吗
  在学校,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不取决于一个产品看上去是否适合教学,而是取决于一个产品真正的普及程度。
  万变不离其宗:反思教育技术学科
  评价科学工作者,是从学术角度,不管他们的研究是否投入使用,是否和社会有关,能否见容于社会。而技术工作者水平的高下,则取决于其解决方案的效率、效果、成本,以及诸如“美感”、“能接受”、“可持续”、“符合社会正义”之类的衡量标准。
  无所不在的技术与学习
  “教育技术的应用需精心选择,谨慎行动。远程学习未必适合所有课程、所有教学内容。所以我们不会要求所有老师都去参与。”





上一本:师友杂忆 下一本:先锋书店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知识不是力量的作者是南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