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特的作品全面描绘的人类悲剧远非现代小说技术能够企及。没有其他当代作家——包括托马斯·曼——能够接近他的全面。罗特已达峰顶。 ——纳丁·戈迪默(南非作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缅怀失去的过去,忧虑无家可归的未来,是奥地利小说家约瑟夫·罗特成熟作品的核心。罗特深情地回望奥匈王朝,把它当作他唯一曾有过的祖国。 ——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约瑟夫·罗特是20世纪文坛上*值得敬爱和*激荡人心的作家之一。 ——马塞尔·莱希-拉尼茨基(当代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 无论是对大环境的掠影,还是对小人物的剪影,罗特的语言分寸感都很强。读罗特的小说,你不能落下任何一句话;每一句话都有意味,罗特的小说没有闲笔。 ——刘硕良(著名出版家、韬奋出版奖获得者) 流亡生活虽然艰辛,但罗特从未停下手中的笔。一方面,他写出犀利的文章鞭笞纳粹当局,指出什么是恶;另一方面,又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一个理想世界,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他的文学世界也被世人按照不同需求和取向进行解读,不同的阵营都将他视为知己和同事。 ——刘炜(《罗特小说集》主编) 本书为我社“罗特小说集”的收官品种,收入短篇集《漂泊的犹太人》(张晏译)、《白城》(顾牧译)和短篇小说《四月》(孙爱群译)。 《漂泊的犹太人》讽刺意味很浓,作者用既爱又恨的笔触描画东欧犹太文化,讲述了很多犹太人被迫在世界各地漂泊的痛苦经历,其中对新的故乡——那些位于维也纳、柏林、巴黎和纽约的犹太聚居区的刻画尤为动人。 《白城》创作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约瑟夫·罗特已是德语国家的明星记者,尤其以撰写系列旅行报道而出名。他就职于《法兰克福报》,1925年,报社派他前往法国南部。这段时间在他的整个人生中算是美好时光,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也将这段经历称为“我人生中*美好的时日”。他从法国南部的不同城市发出系列报道,*终结集并以《白城》命名。《白城》描述了一派祥和安宁、与世无争的景象,这在他以表现现实为主的文学创作中是少见的。书中罗特对社会的观察,对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城市人文历史的描述,尤其是对人物的观察描写十分深刻,生动传神,文笔曲折,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