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创作的缘起,是作家出版社的一次约稿。该社某编辑看到《人民日报》连发三篇关于贫富差距的文章后,约请作者创作一部关于此问题的长篇小说。作者接到约请后,认真研究了文档资料,认为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源在于“身份制度”。人分三六九等,贴标签,认身份,使得弱者一开始便输在了起跑线上,即小说开头所讲的:“幸运者生来即是幸运的,不幸者需要为重生而奋斗。”由此分析,作者将笔触落在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上,期望通过这个农村大学生以大学为媒介的身份转换,来揭示问题的实质。虽然这位编辑后来离开了出版社,但作者还是按此思路坚持写完了这部小说。 文学在探讨尖锐的现实问题时,面对诸多的政策限制,常有无力之感。但作者并没有因而却步,他将改变的诉求称之为主人公的“冥想”,将草根的困境称之为“裸奔”,并以“农村学生会武功”来表达一种愤怒。这既是一种默默的抗议,亦是一种痛苦的呐喊。 一、题材的挖掘与扩展。这部小说的语言有一种痞气,人物亦放浪形骸,没个正形儿。这种风格从王朔、韩寒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但却又不同。王朔、韩寒的作品有时会给人一种为痞而痞、为贫而贫、为逗而逗的感觉,虽然亦不乏对荒诞世俗的辛辣讽刺,但要么耍酷耍炫,要么发泄无处发泄的青春,要么着眼于鸡毛蒜皮、针眼小事,一般不直面尖锐的社会问题。二、故事与情节拥有一定的读者基础。这部小说的故事与许多情节,貌似漫不经心,甚而不可能发生,但实际上它们多数曾是社交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三、文本的“反青春”因素。当下的青春文学虽然新作叠出,但千篇一面,扎堆现象比较严重。除了残酷青春有点另类外,多数属于甜腻腻、酸溜溜,或怀旧,或抒情,或耽美,无一敢于面对造成青春伤痕的现实问题。这使得所谓的青春文学不免有些矫情,有些做作,有些假模假式。这部青春小说却不同,它是青春文学,但却是“反青春”的。它将青春期人与人之间的“沟壑”通过裸奔展现在读者面前,直达大学里的爱恨情仇的根源,使得所谓的爱情、友情、亲情都无所遁形。由此,作为一个“反青春”的青春文学文本,这部小说拥有它作为另类之一种的价值。 四、悲剧的喜剧艺术。在这部小说中,幽默、滑稽,甚而是很幼稚的搞笑,以及戏剧冲突无处不在。乍一看上去,它仿佛是一部喜剧,但掩卷回想,它实际是在讲一个悲剧。作者正是以喜剧的手法讲了一个悲剧,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一个草根阶层的身份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