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塔》发表于1905年,是夏目漱石根据留英时期参观伦敦塔的体验,以幻想与现实交错的笔法写成的一篇幻象诗,以悲怆哀婉的主调抒写了英国专制王朝的血腥历史,渗透着对陷入绝境者的哀怜与同情。森鸥外曾赞许说,这篇作品的风格,几乎不像是出自日本人之手,倒像是西方人写的作品。 《文鸟》和《十夜梦》都写于1908年。日本文艺评论家江藤淳认为,《文鸟》恐怕是夏目漱石众多作品中最美的一篇,这只文鸟可视为夏目漱石内心深处飞出来的一只青鸟。作者在文鸟栖息的鸟笼中看到了主观世界的幻影,整篇作品就是作者的日常生活与心底隐衷相交流的记录。 《十夜梦》则是夏目漱石对人生的实存感觉更为复杂的变奏。通过十个梦境,把作者对人生的许多疑问给予形象的回答。 《玻璃门内》写于1915年,即作者去世前一年。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到身边杂事上,透过玻璃门来静观这个世界,其中既有目前的人与事,也有对逝去年华的回忆,而对人生的思索,则集中在生与死这个永恒的主题上。 夏目漱石很少在作品种直接写他个人的生活与思想,《伦敦塔》等四则作品对于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复杂性,大有裨益。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作家、评论家、英国文学家。本名夏目金之助,俳号愚陀佛,与森鸥外并称“明治大正时代两大文豪”。生于江户,毕业于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一度在中学执教鞭,后奉命留学英国,归国后担任东京帝国大学英国文学讲师,同时发表长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继而陆续发表《哥儿》与《伦敦塔》等。其后进入朝日新闻社供职,发表中篇《虞美人草》与《三四郎》等名篇。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时称“高蹈派”。 夏目漱石主要作品另有中篇小说《后来的事》、《门》、《行人》、《心》、《明暗》及短篇小说集《漾虚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