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什麼變化而令我有執筆的決心?首先,香港社會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特別是我熟悉的貧窮,情況很不一樣。三十年前,我認為香港的貧窮已非「吃不飽、穿不暖」,今天再這樣形容貧窮,看來也不再貼切?其次,常說香港的收入分佈極不平均、貧富懸殊,香港的穩定會受到破壞嗎?第三,香港的住屋問題轉化為階級矛盾,抨擊「地產霸權」的聲音此起彼落,香港的房屋建設為什麼淪落到如斯地步?第四,香港的家庭顯得支離破碎︰年輕人不結婚、不生育,老人被形容為「社會包袱」,親情去了哪裏?最後,香港人追求的「獅子山下精神」是怎麼一回事?「獅子山下精神」仍存在嗎?」──周永新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目睹六十年來香港社會的動盪與演變,指出香港已出現根本性改變,特別是人所不願見又偏偏避不開的貧窮問題。本書結合周教授戰後在香港的成長經驗,以及四十多年來在社福界工作及教學的親身經歷,主要圍繞香港社會的貧窮面貌作比較及探討。周教授強調,現時香港的貧窮已由個人的問題演化為制度的缺失,成為結構性的問題,由此引起的社會矛盾和衝突,是香港無法擺脫的枷鎖。其實,貧窮面貌所反映的,又何止限於窮人的物質生活?貧窮又豈可與社會其他現象分割?各位可以借周教授的慧眼,透視香港社會六十年來的貧窮真相。
作者简介: 周永新,自1991年開始,出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至2013年中退休。 周教授研究範圍包括貧窮、社會保障、老人照顧、家庭政策。著作主要討論香港的福利政策,亦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評論時事。 周教授參與的公職有多項,廣涉福利、青年、人口、醫療和房屋等措施的規劃。 著作包括: 《香港社會福利的發展與政策》(1980) 《富裕城市中的貧窮──香港貧窮現象剖析》(1982) 《香港社會福利縱橫談》(1982) 《香港社會福利政策評析》(1984) 《養老.敬老.愛老──香港安老政策述評》(1986) 《香港人香港事》(1987) 《社會福利的觀念和制度》(1990、1995) 《目睹香港四十年》(1990) 《政治.民生.福利》(1991) 《社會福利12講》(1993) 《社會工作學新論》(主編)(1994、2013) 《社會保障和福利爭議》(1994) 《香港社會問題和社會福利》(1994) 《見證香港五十年》(1997) 《香港社會福利發展得失》(1998) 《餘暉晚照──香港老人的樂與憂》(合著)(2000) 《社會政策的觀念和制度》(2013)
目录: 自 序 iii 第一部分 八十年代前的香港──從物質匱乏走出來 第1章 五十年代:一窮二白的貧窮 11 第2章 六十年代:捉襟見肘的貧窮 31 第3章 七十年代:物質之外的貧窮 47 第二部分 八十年代到回歸前──貧富懸殊:從羨慕到妒忌 第4章 經濟繁榮的背後 81 第5章 貧富懸殊變得醜惡 103 第三部分 回歸後香港的貧窮──香港人珍惜什麼? 第6章 個人責任還是社會責任? 137 第7章 貧窮新一代與「M型」社會 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