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以來,新興的中國知識階層出了幾位學貫中西的巨人,如嚴復、胡適,而錢鍾書可能是這一脈在二十世紀最後一位代表人物。錢鍾書家學淵源,不但古文根柢深厚,不到二十歲就替父親捉刀代筆,為國學大師錢穆作序,而且博聞強記,學貫中西,每習歐洲語言,皆從該語言的經典著手,學德文讀歌德(Goethe),學法文讀拉伯雷(Rabelais),學意大利文讀但丁(Dante),其積學之富,令人歎為觀止。錢鍾書又以《圍城》等小說屹立文壇,夏志清教授的《現代中國小說史》並闢專章討論他的文學創作成就。 這麼一位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天才,卻在文革浩劫中慘遭摧折。雖然錢鍾書還有《宋詩選註》、《管錐編》等學術著作問世,但是以他的學問和才具,若能恣意揮灑,成果當遠遠不止於此。 八0年代之後,錢鍾書逐漸受到中外學界的重新肯定,一股錢鍾書熱愈燒愈旺,隱然有「錢學」成形之勢;多少人到了北京,都要慕名前往三里河的錢宅一訪。然而,對照錢鍾書一生─青年意氣風發,惜墨如金;中年身處鋪天蓋地的鬥爭浪潮中,立說無著,美志不遂;晚年即使有意創作,也有時不我予之憾 ─ 這股熱鬧的背後,卻是無可奈何的苦勞,無可言喻的靜默。 湯晏先生受過專業史學訓練,且與錢鍾書夫婦書信往來達二十年之久,浸淫之深,查證之詳,用功之勤,文筆之暢,在在令所有相關著作相形失色。
|